西塘縣城有一位潘員外,家里經(jīng)營著一家綢緞莊,綢緞莊的買賣還算不錯,潘員外夫婦養(yǎng)育了一兒一女,兒子名叫潘景瑞,女兒名叫潘蘭花。
潘員外夫婦尤其寵愛自己的兒子,視若珍寶,有那么一句老話,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敗兒,這話說的是一點不假啊,潘景瑞打小就嬌生慣養(yǎng),身上免不了沾染了一些不良的習(xí)氣,任性調(diào)皮,頑劣不堪。
潘員外一看這樣下去不行啊,如此慣著兒子,等于是害了他啊,為了不讓兒子誤入歧途,于是潘員外給兒子請了一位私塾先生,教他讀書習(xí)字,還教他一些做人的道理。
在私塾先生的悉心調(diào)教下,潘景瑞確實改掉了一些壞毛病,但是骨子里的任性妄為,的確難以根除。
潘員外知道兒子不是讀書的料,也沒有指望他能夠考取功名,在潘景瑞讀了幾年書,略通文墨后,就把他帶到自己的店鋪,教他做生意。
潘員外的本意是想傳授給兒子做生意的門道,另外也想讓他經(jīng)受一番磨礪,盡早體會謀生的不易。
潘景瑞雖然讀書不咋地,但是腦瓜子靈活,很快生意就上了手,店子里的大事小情都處理的井井有條,潘員外看了后很是欣慰。
時間過得飛快,轉(zhuǎn)眼之間潘景瑞就長到了十九歲,也到了該成親的年紀(jì),就在這時候,潘夫人不幸病逝了,潘員外經(jīng)受不住老伴去世的打擊,也是一病不起,在病床上苦捱了半年多,也撒手而去了。
潘景瑞的父母去世后,這婚姻大事的重?fù)?dān)就落在了姐姐潘蘭花身上,潘蘭花比潘景瑞大九歲,這時候早就出嫁成家了,但是對弟弟的終身大事,也是格外上心。
潘家的家境優(yōu)渥,潘景瑞長得是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英俊瀟灑,自然有不少姑娘鐘意與他,上門求親的那是絡(luò)繹不絕,但是潘景瑞有個致命的毛病,就是好色,非要找一個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
媒婆上門提親時,潘景瑞就提了一個要求,就是要親眼看到姑娘的相貌,相親的時候,姑娘一定要露個臉。
潘景瑞見過不少姑娘,可是沒有一個瞧得上眼的,姐姐潘蘭花多次勸弟弟,娶妻娶德,娶妾娶色,你怎么能夠一味地強調(diào)外貌呢,這樣下去,怎么能夠找到意中人呢?但是潘景瑞根本聽不進(jìn)去,依然我行我素。
潘景瑞接管家里的店鋪后,雖然很貪玩,但是頭腦聰明,腦瓜子活泛,再加上店子里還有一位忠心耿耿的羅管家?guī)鸵r,所以店鋪的生意一直非常紅火。
這天正值端午佳節(jié),店鋪里不是很忙,潘景瑞就約了朋友張樂、李歡到茶樓喝茶,正當(dāng)三人喝茶聊天的功夫,忽然街面上來了一頂轎子,跟轎的小丫環(huán)長得特別漂亮。
張樂見了就脫口而出,這丫環(huán)長得真水靈啊,不知道是誰家的?
李歡在一旁回到,我知道,她是劉員外家小姐的的貼身丫環(huán)小雨,轎子里面坐的肯定是劉家的小姐。
張樂聽罷,回道,丫環(huán)都這么漂亮,那小姐豈不是美若天仙?
潘景瑞聽到這里,鄙夷的瞥了一眼張樂,緩緩說道,那也未必吧,若是丫環(huán)漂亮,小姐的姿色都很一般。
話音剛落,這時候茶樓的店小二過來添水,就插了一句話,潘公子有所不知啊,劉家小姐長得是眉似彎月,面若桃花,就好像那畫中走出來的仙女一般,那容貌可以說是舉世無雙,不要說富家公子,就連一些官宦人家,都想和劉家結(jié)親,但是劉員外對于選女婿很是挑剔,都給回絕了。
潘景瑞聽到這里,立馬來了精神,就請店小二多說幾句,但是店小二也就知道這么多了。
潘景瑞回到家,心里就開了鍋,眼前滿是丫環(huán)小雨俏麗的面容,還有那個只聞其名、未見其人的劉家小姐。
第二天一大早,潘景瑞正在店鋪里面忙碌,忽然外面有人喊他,潘景瑞抬頭一看,原來是姐夫張金水,喲,姐夫,你怎么來啦?
張金水嘆了一口氣,回道,你姐姐昨晚病了,說想見見你,要你抽空去看看她。
潘景瑞聽到這里,心里咯噔一下,急切的問道,我姐生的啥病啊,嚴(yán)重嗎?
張金水回到,也沒什么,就是渾身綿軟無力,吃不下飯,你要是不忙呢,就隨我回去一趟,看看你姐。
潘景瑞趕緊將店子交給羅管家,又交代了幾句之后,就急匆匆跟隨姐夫張金水,去看望姐姐潘蘭花。
到了姐姐家,潘景瑞看到姐姐潘蘭花已經(jīng)好了很多了,大夫說也沒有啥大毛病,就是心力交瘁,太過勞心了,再吃兩副藥,多多休息就好了,潘景瑞聽到這里,這才松了一口氣。
眼看時間已經(jīng)到了中午,姐姐便留下潘景瑞在家吃中飯,不大一會兒,姐夫就張羅了一大桌豐盛的飯菜,幾人邊吃邊聊。
潘景瑞這時候就說起了劉員外家的小姐,姐夫張金水聽到這里,立馬放下了碗筷,回到,這事啊我還真的知道,去年我到劉員外家?guī)凸?,見過這位小姐,相貌可以說是傾國傾城,但是劉員外家的門檻太高,只怕你高攀不起,所以我跟你姐,為你物色女子時,壓根不敢往劉員外家想。
聽到姐夫這么說,潘景瑞心中好似沸騰的開水一樣開鍋了,越發(fā)期待了,于是問道,姐夫,你知不知道那位劉員外有什么嗜好?
張金水回到,這個還真不清楚,不過聽劉府里的人說,劉員外是個大孝子,每個月初一十五必定要到城外的光華寺燒香,為他的老母親祈福,說到這里,張金水就問潘景瑞,我說你是不是看上了劉小姐???
潘景瑞也沒有隱瞞,微微一笑,回到,我正有此意。
潘蘭花這時候說話了,我說弟弟啊,你還真是敢想,那劉員外眼睛朝上長,只怕你高攀不起,你還是別做白日夢了,前些時,我不是給你介紹了教書先生的女兒嗎,條件不是挺好嘛,你咋就看不上呢?
潘景瑞呵呵一樂,回到,姐姐,凡事不論成不成,都要先大膽嘗試一次,事在人為嘛。
潘景瑞回到家以后,就開始四處打聽劉員外家的情況,還親自來到劉員外家門口,悄悄躲在遠(yuǎn)處,觀瞧劉員外本尊的模樣。
到了初一這天,潘景瑞就把店鋪交給羅管家打理,自己騎上快馬去了光華寺,等劉員外到了之后,潘景瑞看到他跪在佛前祈福,自己就上前,跪在離著劉員外不遠(yuǎn)的一尊佛前叩拜。
過了半個月,到了十五這天,潘景瑞又早早來到光華寺,依舊照葫蘆畫瓢,跪在離著劉員外不遠(yuǎn)的地方叩拜,口中念叨著父母,祝福他們在天上享福。
就這樣,每個月初一十五,潘景瑞都到光華寺燒香祈福,而且和劉員外離著不太遠(yuǎn),慢慢的,劉員外就注意到了這個青年,還跟方丈打聽過潘景瑞的情況。
日子漸漸久了,潘景瑞發(fā)現(xiàn)劉員外每次到光華寺來祈福,身邊只有一個車夫跟隨,每次車夫?qū)T外送到寺廟后,自己就把馬兒拴在廟門口,然后就躲在廟門口的槐樹下面睡覺,等劉員外禮佛完畢出來了,才叫醒他。
到了下個月十五,潘景瑞又來到了光華寺,這次他沒有去那么早,潘景瑞到了寺院門口,看見劉員外的馬車已經(jīng)拴好了,車夫躺在一旁的槐樹下,睡得正香。
潘景瑞看了看四下無人,就在馬套里面放了三枚鐵釘,然后迅速離開了,躲在遠(yuǎn)處觀瞧。
大約過了一盞茶的工夫,劉員外從寺院里面出來了,車夫趕緊套上車,拉著劉員外,一甩鞭子,馬車咕嚕嚕向前飛馳而去,潘景瑞趕緊騎上快馬,在后面緊緊跟隨。
劉員外的馬車朝前走了不大一會兒,路過一個坎兒,鐵釘就從夾套里面冒了出來,馬兒被扎疼,霎時間騰空而起,車夫沒有防備,一個后仰從車上掉了下來,馬兒好像瘋了一樣,拉著馬車朝前猛沖過去。
車夫一看劉員外還在車上呢,這下把車夫嚇傻了,在后面緊緊追趕馬車,怎奈他兩條腿,怎么能夠跑得過馬兒四條腿,被遠(yuǎn)遠(yuǎn)甩在了后面。
潘景瑞一看機會來了,即刻快馬加鞭,追上了馬車,一個鷂子翻身,飛身上馬,勒住了馬的韁繩,長呼一聲,吁------,馬車這才停了下來。
劉員外驚魂未定,顫顫巍巍從馬車上面下來了,一看這救險的英雄,不就是在寺院燒香祈福的那個小伙潘景瑞嗎?
劉員外非常感激潘景瑞的救命之恩,當(dāng)即邀請他到家中做客,擺酒盛情款待,表達(dá)謝意。
劉員外見潘景瑞不僅僅長得帥氣,而且談吐不凡,落落大方,能說會道,頓時對他刮目相看,后來潘景瑞再去寺院燒香祈福時,遇到劉員外,兩人就已經(jīng)是熟人了。
劉員外見潘景瑞外表俊雅,談吐優(yōu)雅,又這么有孝心,對他很是欣賞,潘景瑞一看時機成熟,就托媒婆上劉員外家求親,劉員外當(dāng)即就答應(yīng)了這門親事。
三個月后,潘景瑞和劉員外的女兒淑珍拜堂成親,丫環(huán)小雨陪著小姐出嫁。
洞房花燭夜,潘景瑞揭開新娘的蓋頭,在燭光的映襯下,淑珍顯得格外嫵媚動人,潘景瑞費盡心機,終于抱得美人歸,再也按耐不住內(nèi)心的狂喜,抱住淑珍,共赴一場酣暢淋漓的云雨之歡。
潘景瑞和淑珍結(jié)婚后,恩恩愛愛,相敬如賓,好似一對神仙眷侶,羨煞旁人。
第二年,淑珍就給潘景瑞生了一個漂亮的女兒,這下可把小兩口高興壞了,但是淑珍生下女兒后,卻一直沒能夠再懷孕,為了給潘家添個男丁,好延續(xù)香火,眼看丫環(huán)小雨已經(jīng)成年了,于是淑珍就叫潘景瑞將小雨納為小妾。
你還別說,這小雨還挺爭氣,轉(zhuǎn)過年就給潘景瑞生了個大胖小子,現(xiàn)在的潘景瑞可謂是春風(fēng)得意,一妻一妾,美若天仙,一兒一女,好字成雙,活成了妥妥的人生贏家,做人如此,夫復(fù)何求。
按理說,活到這份上,潘景瑞應(yīng)該心滿意足了,但是應(yīng)了那么一句老話,貧寒起盜心,飽暖思淫欲,隨著日子越過越舒坦,生活越來越富足,潘景瑞好色的老毛病又犯了。
潘景瑞有個生意伙伴,名叫周天,因為生意周轉(zhuǎn),找潘景瑞借了一筆錢,潘景瑞倒也爽快,眉頭都沒有皺一下,就借給了他五百兩銀子。
周天拿著這筆銀子,進(jìn)了一批緊俏貨,大賺了一筆,還錢的時候,為了表達(dá)謝意,在翠華樓擺了一桌花酒款待潘景瑞。
酒席間的幾個青樓女子,個個打扮得妖艷動人,別有一番韻味,亂花漸欲迷人眼,潘景瑞把持不住自己,不由得沉浸其中,難以自拔,打那之后,就經(jīng)常和一幫狐朋狗友花天酒地,在青樓里面尋歡作樂。
這天深夜,下著小雨,潘景瑞喝得醉醺醺的,打外面回來,剛剛走到家門口,忽然發(fā)現(xiàn)門口倒臥著一個年輕的女子。
只見這個女子不過二十歲,衣衫襤褸,面色蒼白,但是面容俏麗,分外迷人。
潘景瑞趕緊喊來羅管家和家仆,將女子抬進(jìn)去,叫丫環(huán)給她換了一身干凈的衣裳,又給她灌了一大碗熱湯,女子這才慢慢蘇醒過來,漸漸恢復(fù)了氣色。
潘景瑞就問,姑娘,你來自哪里啊,怎么會暈倒在門口???
女子悲悲戚戚敘說了自己的身世,原來女子名叫桂媚娘,因為家鄉(xiāng)遭災(zāi),一家人被迫背井離鄉(xiāng),出來逃難,逃難的路上,家人都死了,她來到此地,是想投靠一位遠(yuǎn)房親戚,不料親戚早就搬走了,不知去向,桂媚娘身無分文,已經(jīng)餓了好幾天,所以暈倒在潘家門口。
說到這里,桂媚娘哭著哀求,大老爺,我現(xiàn)在孤苦無依,無家可歸,就請你行行好,收留我吧,要我做什么都行啊。
潘景瑞看見桂媚娘貌美如花,早就心癢癢了,巴不得把她留在府里,淑珍心地善良,見桂媚娘哭得泣不成聲,著實可憐,于是也就點頭答應(yīng)了。
就這樣,潘景瑞將桂媚娘留在府中,做了一名廚娘。
桂媚娘非常勤快,做得一手好飯,不論是小炒清蒸,煲湯煨湯,樣樣在行,潘府里原來的廚娘,年紀(jì)本來也大了,快到了回家養(yǎng)老的歲數(shù),所以潘景瑞就有意將桂媚娘收做府里的正式廚娘。
桂媚娘來到潘景瑞家一段時間后,這天晚上,羅管家找到潘景瑞,說到,少爺,我看這個媚娘來路不正,頗有些古怪,我看她眼神不善,現(xiàn)在還不知道她的底細(xì),少爺,你可得提防啊,不然我們給她一筆銀子,打發(fā)她回家算了。
潘景瑞怎么舍得讓桂媚娘走呢,笑著回到,羅大叔,你老是不是太多心了,她只不過是個逃難的女子,能有什么不善呢?
羅管家在潘家勤勤懇懇做了幾十年,從潘員外開店鋪的時候,就跟隨潘員外左右,對待潘家忠心不二,潘景瑞對羅管家非常尊敬,平日里都尊稱他為羅叔叔。
羅管家說到,我也說不上來,就是覺得媚娘看人的眼神,和旁人不一般,但愿是我看走眼了吧,我老了,不中用了,眼神也越來越不好使了,少爺,你得多留心啊。
潘景瑞回到,放心吧,羅叔,我記下了,羅管家這才落寞的出去了。
這天,店鋪里面發(fā)出了一批貨物,因為數(shù)量比較大,潘景瑞一直忙到了很晚,就睡在了書房里面。
臨近三更天的時候,媚娘端著燙好的熱酒,悄悄將合歡散摻進(jìn)酒里面,另外還端有幾碟小菜,走進(jìn)了書房。
潘景瑞趴在桌子上面,睡得迷迷瞪瞪,忽然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睜眼一看,只見媚娘笑瞇瞇站在眼前。
但見媚娘身著薄紗,豐滿白皙的身體若隱若現(xiàn),媚娘嬌滴滴的說到,老爺,我看你今晚特別忙碌,連晚飯都忘了吃了,所以特地為你炒了幾樣小菜,也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
潘景瑞大喜過望,將壺中的熱酒一飲而盡,頓時覺得腹內(nèi)猶如火燒火燎一般,狂躁不安,霎時間,欲火焚身,難以自禁,一把將媚娘摟進(jìn)懷中。
媚娘奔放火辣,讓潘景瑞欲罷不能,盡情享受了一場云雨之歡,情欲這道閘門一旦開啟,就難以關(guān)閉了,打那之后,潘景瑞就經(jīng)常背著夫人,在書房和媚娘偷情私會,好不快活。
潘景瑞和媚娘私通的事情,終究還是被羅管家發(fā)現(xiàn)了,就來勸潘景瑞,少爺,你要是真的喜歡媚娘,就去調(diào)查一下她的底細(xì),如果她是良家女子,就去和少奶奶說一聲,收她做個妾,也未嘗不可,你們這樣偷偷摸摸的,叫少奶奶發(fā)現(xiàn)了不好,再者說了,這事傳出去,你面子上也無光啊。
潘景瑞原以為自己這點丑事,已經(jīng)瞞過了家人,沒想到還是被羅管家發(fā)現(xiàn)了,登時就羞紅了臉,趕緊回到,知道了,羅叔,改天有空我就去衙門,請黃縣令幫忙,好好調(diào)查一下媚娘的底細(xì)。
羅管家回到,少爺這就對了,得好好查一下,我老感覺她有問題,羅管家見潘景瑞已經(jīng)答應(yīng)下來了,也不好再說什么了,于是轉(zhuǎn)身出去了。
別看潘景瑞嘴上答應(yīng)了,但是根本沒把羅管家的話當(dāng)回事,晚上依舊和媚娘偷情幽會,媚娘不僅長得膚白貌美,而且風(fēng)情萬種,將潘景瑞的魂都勾走了,只要和媚娘在一起,潘景瑞就能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歡愉和暢快,從此以后,潘景瑞越發(fā)離不開媚娘了,家里所有的大小事情,全都交付給了媚娘。
這一天恰逢是光華寺每月十五的廟會,淑珍就要帶著小雨,還有她的女兒一同去燒香祈福,以往淑珍去光華寺燒香,都是羅管家親自趕車,送她們過去,不想這天羅管家吃壞了東西,一個勁拉肚子,潘景瑞一看,就準(zhǔn)備自己雇一輛大車,親自送她們過去,然后把兒子托付給媚娘,讓她在家照顧兒子。
潘景瑞剛剛和淑珍、小雨走出家門,媚娘就急匆匆追了出來,說到,老爺,這種事怎么能夠勞煩你親自去呢,我去就可以了,再者說了,我也想和夫人一起看看熱鬧,順便給我的父母上柱香。
潘景瑞見媚娘說的在理,另外自己店里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于是也就答應(yīng)了,媚娘叫來了馬車,淑珍母女上了車,小雨也上了車,媚娘看到了一旁小雨的兒子,于是招呼到,小少爺,難道你不想和你母親一塊去嗎?
小孩子懂什么,見媚娘這番哄逗,也要吵著和小雨一起去,潘景瑞經(jīng)不住兒子的吵鬧,就答應(yīng)他跟著一起去了。
馬車飛馳朝城外駛?cè)?,潘景瑞萬萬沒有想到,他們一走,就突然失蹤了,再也沒有回來,從此杳無消息。
妻妾兒女全被拐走了,潘景瑞徹底崩潰了,就著急去縣衙報案。
有那么句老話,衙門口朝南開,無權(quán)無錢莫進(jìn)來,潘景瑞心說,找衙門里的人辦事,得上下打點啊,要不然誰會盡心盡力幫你破案啊。
潘景瑞就打開書房的錢箱,想取一些銀兩,打點衙門里的人,當(dāng)他打開錢箱,登時傻眼了,錢箱里面空空如也,大小元寶,銀票,連同銀錠,散碎銀子全都不翼而飛了,這時候潘景瑞才徹底醒悟,這個媚娘果真是個女騙子。
這放錢的地方,潘景瑞從來沒有告訴過淑珍和小雨,唯獨告訴了媚娘,錢箱的鑰匙和書房的鑰匙在一起,記得有一次,潘景瑞脫不開身,將鑰匙交給媚娘,請她到書房拿賬本,肯定是媚娘偷偷配了書房和錢箱的鑰匙,原來她早有預(yù)謀,這個賤人,潘景瑞恨的是咬牙切齒。
潘景瑞經(jīng)不住色誘,導(dǎo)致妻妾兒女被拐,這時候潘景瑞腸子都悔青了,當(dāng)初如果聽從羅管家的勸告,也不至于落到今天這般田地,可是現(xiàn)在后悔有什么用呢?現(xiàn)在趕緊找到妻妾兒女才是當(dāng)務(wù)之急。
黃縣令聽說了潘景瑞的報案后,霎時間倒吸一口冷氣,沒想到在自己治下,竟然發(fā)生了這等驚天大案,這還了得,黃縣令即刻命令捕快衙役,全員出動,搜捕嫌犯,不得有誤。
捕快衙役接令后,不敢怠慢,立馬展開了全城大搜捕,可是折騰了一個多月,沒有發(fā)現(xiàn)一點線索,那幫騙子能有那么傻嗎,還站在原地等你來抓,早就溜得無影無蹤了。
有那辦案多年的捕快告訴潘景瑞,你家這次極有可能遭遇了一個犯罪團伙,專門拐賣婦女兒童,他們團伙內(nèi)部分工明確,作案手法相當(dāng)高明。
大多數(shù)情況下,首先是一個女子假裝可憐,混入主家騙取主人的信任后,然后伺機作案,
潘景瑞心急如焚,張貼懸賞通告,凡是能夠提供自己妻兒消息的,自己愿意拿出所有家產(chǎn),作為獎勵,但是懸賞通告張貼出去一個多月,仍然是毫無消息,潘景瑞心如刀絞,此刻店鋪也關(guān)門了,羅管家見到主家遭此劫難,心痛不已,責(zé)怪自己失職了,如果當(dāng)初能夠盯緊那個媚娘,也不會讓她這么輕易得逞。
羅管家畢竟年紀(jì)大了,接受不了這個打擊,一時急火攻心,撒手而去了,羅管家臨終前,將兒子羅信叫到了跟前,再三囑咐,一定要幫老爺找回夫人和一雙兒女,羅信含淚答應(yīng)了,羅管家這才閉上了眼睛。
打那之后,潘景瑞就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成天渾渾噩噩,就好像丟了魂一樣,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店鋪也無心打理了,好在有羅信盡職盡責(zé)幫忙照看,潘家才勉強支撐了下去。
潘景瑞幾近絕望的時候,終于傳來了一個好消息,隔壁縣城破獲了一起拐賣婦女兒童的案子,其中有一個罪犯就是去年拐賣淑珍一伙的成員,據(jù)他交代,他們對潘景瑞下手前,早就提前踩點,摸清了潘景瑞的底細(xì),知道潘景瑞好色成性,于是派出風(fēng)騷嫵媚的桂媚娘色誘潘景瑞,果然不出所料,潘景瑞很快就被媚娘迷得神魂顛倒,對她言聽計從,這就讓媚娘有了可乘之機。
媚娘摸清了潘景瑞家里的情況,以及藏錢的地方后,就決定開始動手了。
那天淑珍準(zhǔn)備去光華寺燒香祈福,媚娘就在羅管家的早餐里面下了瀉藥,羅管家吃了后,不停的拉肚子,潘景瑞本來打算自己送淑珍去寺院,媚娘假意說自己親自送淑珍母女,還有小雨母子去寺院,媚娘叫來的馬車,其實就是他們團伙的馬車。
這伙人拉著淑珍一行人出城沒有多遠(yuǎn),就將淑珍一行人全都捆了個結(jié)結(jié)實實,并且堵上了他們的嘴巴,運到外地販賣掉。
媚娘在出門前,早就將潘景瑞錢箱里面的錢洗劫一空,據(jù)這個罪犯交代,像淑珍小雨這等漂亮的女子,通常都是賣到青樓,價錢相當(dāng)可觀,至于她們的兒女,則是賣到?jīng)]有子嗣的富戶人家,給他們當(dāng)兒子,至于具體被賣到了哪里,他們也不知道,他們只是負(fù)責(zé)將拐來的婦女兒童交給人販子,后續(xù)的交易,就交給人販子去做了。
捕快衙役順著這條線索追查,總算是找到了一點線索,據(jù)說淑珍連同另外十幾個女子,被人販子賣到了華縣一帶,孩子則不知道被賣到哪里去了。
得到這個消息后,潘景瑞趕緊帶著羅信,風(fēng)風(fēng)火火趕往華縣尋找妻兒的下落。
但是潘景瑞尋遍了華縣的大小青樓,也沒有找到淑珍小雨的蹤跡,華縣距離西塘具有千里之遙,一路的辛苦奔波,再加上急火攻心,潘景瑞再也撐不下去了,一下子病倒在了客棧。
也是巧了,在客棧住店的客人當(dāng)中,有一位云游四方的郎中姓李,人稱李郎中,碰巧就住在潘景瑞隔壁,這位李郎中人還不錯,主動為潘景瑞把脈診治,并且從藥箱里面拿出幾個藥丸,讓潘景瑞服下了,潘景瑞的病情這才稍稍好轉(zhuǎn)。
待潘景瑞的病情好轉(zhuǎn)后,李郎中就問到,聽你們的口音,不是本地人,怎么會來到此地啊?
潘景瑞也沒有隱瞞,就把自己妻兒怎樣被拐賣,自己千里迢迢前來尋親的遭遇敘說了一番。
哪曉得潘景瑞剛剛說完,李郎中騰地一下站了起來,驚訝的說到,這不是巧了嗎,難道天底下還有這么巧的事情嗎?
潘景瑞看到李郎中如此驚詫,他也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就問到,怎么啦,先生,究竟什么事這么巧?
李郎中告訴潘景瑞,前不久,他路過青龍山,走到半山腰的時候,忽然感覺口渴難耐,就到一戶人家討口水喝。
李郎中走進(jìn)這戶人家一看,家里有一對白發(fā)蒼蒼的老夫婦,還有兩位年輕的少婦,帶著一雙兒女,李郎中見了就甚是奇怪,這兩位年輕的少婦,一看就不是山里人,倒像是縣城里大戶人家的少奶奶,再者說了,那戶人家里面,除了這些老人婦女兒童,就沒有見到一位青年男子,李郎中就越發(fā)起疑了。
趁著喝水的功夫,李郎中就問那家的老翁,怎么你們家中不見青年男子呢?
老翁回到,家中本來就只有他們老兩口,那兩位少婦和孩子是逃難到此的,老兩口見她們可憐,才收留了她們一家子。
李郎中方才聽說潘景瑞來此尋親,這兩位少婦的年紀(jì)恰好與潘景瑞妻妾的年紀(jì)相當(dāng),難不成她們就是潘景瑞苦苦找尋的妻妾,所以李郎中才說這么巧。
潘景瑞聽到這里,眼中放出光彩,急忙要李郎中描述一下那兩位少婦的容貌,等李郎中細(xì)細(xì)說完,潘景瑞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哀求到,先生,求你一定幫幫我尋回妻兒,我愿意拿出所有錢兩作為酬謝。
李郎中連忙將潘景瑞攙扶起來,說到,誒,員外此言差矣,既然這事叫我遇上了,我就不能不管,雖然我只是一個云游四方的郎中,但是濟危扶困,救人于危難的道義,我還是懂的。
潘景瑞聽罷大喜,連忙雇了一輛大車,由李郎中在頭前帶路,急匆匆趕往青龍山。
青龍山離著華縣不算太遠(yuǎn),第二天晌午時分,一行人終于趕到了那戶人家,潘景瑞急匆匆跳下車,朝院里走去,只見院門口有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正在玩耍,潘景瑞一眼就認(rèn)出來,他就是自己苦苦追尋的兒子。
剎那間,潘景瑞的眼淚奪眶而出,大喊一聲,寶兒,沖過去就把兒子緊緊摟在了懷中。
小男孩一看自己的爹爹來了,高興地又蹦又跳,高聲叫喊,娘,爹爹來啦,爹爹來啦。
不大一會兒,一位身著粗布衣裳的少婦從屋里走了出來,潘景瑞趕緊喊了一聲,淑珍,淑珍是我啊。
那位少婦聽到喊聲,起初還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看見潘景瑞走過來,這才如夢方醒,兩人抱在一起,放聲痛哭,待哭罷多時,潘景瑞才問道,小雨呢,還有女兒呢,她們還好嗎?
淑珍回到,她們都挺好,你不必掛念,她們?nèi)ド缴喜伤幦チ?,聽到這里,潘景瑞終于松了一口氣,問道,你們是怎么逃出來的?
淑珍這才敘說了過往的經(jīng)歷,原來她們被人販子帶到華縣一家庭院后,被關(guān)在一間屋子里面,這天晚上,幾個人販子喝醉了,人事不省,淑珍見此大好機會,就掰斷窗戶上的欄桿,幾人連夜逃了出來。
從人販子手里逃脫后,幾人不認(rèn)識道,摸黑向前倉惶逃跑,一口氣逃出去十余里,確定后面沒有人追來,這才松了一口氣。
等天明后,淑珍這才發(fā)現(xiàn),倉惶之間她們逃到了大山里面,幾人又累又餓,一對好心的老夫婦收留了她們,青龍山遠(yuǎn)離縣城,離著老家西塘更是有千里之遙,想要回家談何容易,淑珍原本想等風(fēng)聲不那么緊了,手里有了積蓄,再帶孩子們返回老家,沒想到這時候,潘景瑞竟然尋到了這大山深處,一家人終于得以團聚,真的是喜出望外啊。
第二天一大早,潘景瑞帶著一家人,坐上大車高高興興往家趕,臨行前,潘景瑞拿出銀兩,送給老夫婦,作為酬謝,被老夫婦謝絕了,老翁回到,我們老兩口都這把年紀(jì)了,還要錢有什么用呢,再者說了,當(dāng)初收留她們,也不是為了銀子,員外還是收回吧。
潘景瑞見老夫婦堅決不肯接受,也就不再勉強,再三拜謝過后,這才告辭。
回到家里后,潘景瑞留李郎中在家多住了幾天,為了表達(dá)對李郎中的謝意,潘景瑞表示,愿意出錢在縣城開一家醫(yī)館,請李郎中做醫(yī)館的館長,李郎中擺了擺手,回到,潘員外的美意,我心領(lǐng)了,我這人閑散慣了,不愿意在一個地方久待,你要我做館長,我這人還坐不住,渾身刺癢難受,你可別讓我遭罪了。
一番話把大伙全都逗樂了,潘景瑞拿出三百兩銀子作為酬謝,李郎中回到,潘員外,你太客氣了,哪要得了這么多銀子,我又沒有出什么力,這樣吧,我就只要二十兩銀子,夠我吃飯住店就行了,說罷,取了二十兩銀子之后,就一搖三晃的走了。
經(jīng)過此番劫難,潘景瑞徹底醒悟了,萬惡淫為首,色字頭上一把刀,這話說得一點沒錯啊,都怪自己嗜色成性,才讓騙子得逞,害的家人遭殃,從此以后,潘景瑞再也不敢在外面沾花惹草了,一心一意疼愛著自己的夫人和小妾,盡心盡力打理店鋪的生意,很快店鋪的生意就有了起色。
為了表達(dá)羅管家父子對潘家的忠心耿耿,后來潘景瑞還為羅信娶了一房媳婦,兩家人生活在一起,和和美美,其樂融融,潘景瑞和羅信雖然不是親兄弟,但是相處的比親兄弟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