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14日 17:38:15
來源:鳳凰網(wǎng)佛教
編者按:法融禪師,唐代禪僧,牛頭宗創(chuàng)始人。相傳禪師在牛頭山石室枯坐,有百鳥銜花之祥瑞。四祖道信大師聽聞其名,前往尋訪并付法于法融,自是法席大盛,自成一派,此即禪宗分派之始,特稱為“牛頭宗”。今日恭逢法融禪師圓寂紀(jì)念日,頂禮緬懷法融禪師!南無阿彌陀佛!
法融(594~657),是禪宗牛頭派的創(chuàng)始人。俗姓韋,江蘇丹陽縣延陵鎮(zhèn)人。19歲入句容茅山從三論宗僧炅法師剃度。后從大明法師鉆研三論和《華嚴(yán)》《大品》《大集》《維摩》和《法華》等經(jīng)數(shù)年。大明法師圓寂后,漫游各地,從鹽官(今浙江海寧縣)邃法師、永嘉的曠法師等聽講各種經(jīng)論,深有造詣;但覺全憑知解不能證入實際,因而復(fù)入山凝心宴坐,過了20年習(xí)定的生活。
唐初武德七年(624)平定了吳越,左丞相房玄齡奏請?zhí)蕴聫R僧徒,法融即挺身入京陳理。貞觀十年(636)他到南京牛首山幽棲寺北巖下構(gòu)筑一所茅茨禪室,日夕參究,數(shù)年之間,同住的法侶就有一百余人。這時牛首山的佛窟寺藏有佛經(jīng)、道書、佛經(jīng)史、俗經(jīng)史和醫(yī)方圖符等七藏,是劉宋初年劉同空造寺時到處訪寫藏在寺里的著名經(jīng)藏。法融得到佛窟寺管理藏經(jīng)的顯法師允許,在那里閱讀了八年。摘抄各書的精要,然后回到幽棲寺,閉門從事研究。
貞觀二十一年(647),法融在幽棲寺開講《法華經(jīng)》。永徽三年(652)邑宰請他出至建業(yè)講《大品般若》。江寧縣令李修本又請他講《大集經(jīng)》。
顯慶元年(656)司功蕭元善再三請他住建初寺,次年(657)農(nóng)歷正月二十三日,于建初寺示寂,世壽64歲。
牛頭宗又稱牛頭禪,是以牛頭山法融禪師作為開山祖師的禪宗派系,也是四祖道信大師門下旁出禪宗宗派。相傳法融禪師在牛頭山北巖石室枯坐,有百鳥銜花之祥瑞。太宗貞觀年間,四祖道信大師聽聞其名,前往尋訪并付法于法融,自是法席大盛,自成一派,此即禪宗分派之始,后世以之與五祖弘忍之“東山宗”對稱,特稱為“牛頭宗”。法融禪師之下,智巖、慧方、法持、智威、慧忠六世相傳,合稱牛頭六祖。慧忠下有惟則,惟則下有普智,智威下有玄素,玄素下有道欽,皆為一代碩德。代宗崇信道欽,賜號國一禪師。道欽門下則有鳥窠道林,因與白居易問答而馳名于世。牛頭門風(fēng)雖于唐代盛極一時,至宋以后衰竭。
歡迎關(guān)注鳳凰網(wǎng)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