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31日電 “我們做節(jié)目肯定首先考慮的是社會效益。但最開始說我們想把博物館變成一個節(jié)目的時候,大家都搖頭,都覺得可能會挺無聊的。但我們覺得,博物館肯定是有價值的,如果節(jié)目不成功肯定是傳播者的原因,是我們沒有把故事講好?!?/p>“新挑戰(zhàn) 新機遇—2020中國文化經濟年會”現場?;顒臃焦﹫D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制片人兼總導演于蕾日前在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北京舉辦的“新挑戰(zhàn) 新機遇—2020中國文化經濟年會”上講述了制作《國家寶藏》的故事。
她說,作為節(jié)目制作者,“我們就要用最普通的語言,讓大眾認知看起來陽春白雪的內容,讓他們感受到博物館的好”。
“而當我們把事情做好之后,經濟的價值也會產生。我們也希望經濟領域的人能夠走進創(chuàng)作,文化+經濟這件事確實和普通工業(yè)產品與經濟的關系不完全一樣。這是我們在做創(chuàng)作時候的感受。”
在當日的會議上,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杰教授以“2020年中國經濟熱點”為題做了主題演講。
國開金融投委會風控委副主任、清華校友投資協(xié)會副會長修軍,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劉巨德教授也做了主題演講。
“新挑戰(zhàn) 新機遇—2020中國文化經濟年會”現場?;顒臃焦﹫D在本次年會上,還舉行了文化經濟學課程發(fā)布儀式。
該課程由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策劃推出,并由院長魏杰教授主講,首期班將于2020年3月底開課,將圍繞文化資本、文化企業(yè)、文化產品、文化產業(yè)、文化市場、文化政策、經濟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八大要點,探索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和未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