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港城大研發(fā)新型抗癌藥 稱可減少化療中健康細胞損傷
新京報訊(記者 樊朔)1月6日,香港城市大學在其官網(wǎng)宣布,該校化學系副教授朱光宇及其研究團隊已成功研發(fā)一種新型抗癌化合物Phorbiplatin,實驗顯示該新型化合物可減少腫瘤體積及重量達三分之二,并有望減少正常細胞在治療癌癥尤其是乳腺癌和卵巢癌期間受到的損害。
香港城市大學官網(wǎng)顯示,Phorbiplatin是第一種可以用紅光激活的小分子四價鉑抗癌前藥。前藥是進入人體代謝后會變?yōu)榛钚缘幕熕幬铩H虺霐?shù)臨床化療都使用鉑類抗癌藥,包括順鉑和奧沙利鉑。但抗癌治療中一直存在化療藥物不能精準攻擊癌細胞并在治療過程中損害健康細胞的問題。
Phorbiplatin療法有望提升癌癥化療的精準度。朱光宇研究團隊在抗癌藥奧沙利鉑中,加入對紅光高度敏感的光吸收劑,然后注入體內。當光吸收劑被低強度紅光激活,就會釋放抗癌藥奧沙利鉑。而紅光不僅穿透力強,且照射人體時不損害任何健康細胞。朱光宇表示:“Phorbiplatin在黑暗的地方,例如在體內時并不活躍,但只要使用低強度的紅光照射,Phorbiplatin便可在不使用任何外部催化劑的情況下被激活。”
香港城市大學研究團隊數(shù)據(jù)顯示,迄今為止,對小鼠的測試顯示研究“顯著提升了抗腫瘤活性”。在以不同形式和方法治療小鼠后,團隊發(fā)現(xiàn)與臨床用藥奧沙利鉑相比,由紅光激活的Phorbiplatin使腫瘤體積減少67%,重量減少62%。針對人類乳腺癌細胞MCF-7的研究結果顯示,Phorbiplatin的抗癌活性比奧沙利鉑高1786倍,而在鉑耐藥性人類卵巢癌細胞的測試中,Phorbiplatin的抗癌活性亦比奧沙利鉑高974倍。此外,用于測試的小鼠在治療后,其主要器官狀態(tài)相對較好;而此前使用奧沙利鉑治療的小鼠,則出現(xiàn)某些副作用。
目前,這項有關Phorbiplatin的研究結果已在化學期刊《Chem》上發(fā)表。
新京報記者 樊朔 編輯 方怡君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