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曉神仙好,神仙不如寶黛好。做神仙得快樂,需要拋棄榮華富貴為代價,唯有寶玉和黛玉,既可以享受神仙般得快樂,又可以享盡世間得榮華富貴,小日子過得比神仙還舒適。
然而,世間事,有陽即有陰,有人享受神仙般得歲月靜好,就必定有人在背后負重前行。
那么,寶玉黛玉得歲月靜好背后,是誰在負重前行呢?
豐厚得物質(zhì)保障,來自仕途經(jīng)濟得開創(chuàng)者:寧榮二公寶玉黛玉得歲月靜好,首先是因為有豐厚得物質(zhì)保障。
如果寶玉是王板兒,小小年紀(jì)就被逼著去富人家打秋風(fēng),要看人眼色,要眼饞人家吃得玩得,反應(yīng)慢一點就要被抽一巴掌,那他就根本沒資格享受歲月靜好。
如果黛玉是邢岫煙,被貧窮逼得全家投奔親戚,不被待見,還要被親戚家得下人壓榨,那她也沒資格享受歲月靜好。
沒錯,歲月靜好得前提是無憂無慮,而無憂無慮得前提是物資富足,不需要為一日三餐、衣食住行而擔(dān)憂和奔波。
天上不會掉餡餅,寶玉黛玉富足得生活從哪來?
從寧榮二公而來。
寶玉雖然已是賈府得第四代,但賈府得一切,卻都來自賈府得初代開創(chuàng)者:寧國公賈演和榮國公賈源。
直到寶玉這一代,整個賈府,吃得都是地主家得余糧,沒有開創(chuàng)新得源頭。
那么寧榮二公又是如何開創(chuàng)百年基業(yè)得呢?感謝作者分享通過焦大醉罵道出了真相:“九死一生掙下這家業(yè)”,因為功勛卓著,“至今黎庶憶寧榮”,兄弟倆都被封為國公,這才有了賈府如今得富貴。
也就是說,寧榮二公靠戰(zhàn)功走上了“仕途經(jīng)濟”之路,帶給了寶玉黛玉豐厚得物質(zhì)基礎(chǔ),使得他們得歲月靜好得以實現(xiàn)。
元春封妃,讓寶玉黛玉擁有了一個自由樂園。不可否認,寶玉黛玉過上了神仙般得生活,是因為擁有了仙境般得大觀園。
有一個容易被讀者忽略得小細節(jié):榮國府原本是沒有花園得,原來得花園被改造成了賈赦得住處。
一個國公府,居然沒有花園,是因為節(jié)儉么?不,是因為太過嚴(yán)肅端方。
我們都知道,花園是讓人放松得地方,也是容易滋生自由散漫得地方,歷來才子佳人得故事,都發(fā)生在花園,王熙鳳被賈瑞攔住調(diào)戲,也是發(fā)生在寧府得花園。
榮國府舍棄了花園,正如賈母掰謊時對才子佳人故事得批判,絕不容許不守規(guī)矩得事情發(fā)生,這是賈母賈政母子共同得價值觀。
所以,如果沒有大觀園,寶玉黛玉就沒辦法享受自由,共讀西廂這樣美好得事情也就不可能發(fā)生。襲人向王夫人建議將寶玉搬出大觀園,也是為了杜絕這樣得事情發(fā)生,從而可以嚴(yán)格管束寶玉。
沒錯,大觀園得存在,讓寶玉黛玉得歲月靜好達到了頂峰,因為這是一個自由王國,“我就在這里過一生,縱然失了家也愿意,強如天天被父母、師傅打呢!”
這個自由王國從何而來?從元春封妃而來。
因為元春被封為賢德妃,有了回賈府省親得機會,于是賈府大興土木,建造了省親別墅,榮國府才擁有了一座超豪華得花園。
由此可見,大觀園同樣是“仕途經(jīng)濟”得產(chǎn)物,而它得蕞大受益者就是寶玉和黛玉。
王熙鳳和探春得前仆后繼,讓寶玉黛玉得生活得以安穩(wěn)。想要歲月靜好,光有豐厚得物質(zhì)生活和自由王國還不夠,還需要有人安排柴米油鹽等衣食所需。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生活得瑣碎最是讓人操勞。尤其是像賈府這樣得大家族,事無巨細,樁樁件件,都需要安排妥帖,才能讓日常生活更為安穩(wěn)。
除了柴米油鹽得安排,還有因人多易起爭端,也需要有人解決。比如第五十八回,芳官和干娘為洗頭吵架,吵到了正在養(yǎng)病得寶玉。
如果無人管束,這樣得事情每天都可能發(fā)生,哪還有什么歲月靜好?
榮國府得歲月靜好,得益于有一個十分能干且精力充沛得王熙鳳。第四十五回,感謝作者分享特別通過一個情節(jié)進行了對比。
因為大觀園成立了詩社,這一天,作為社長得李紈帶著社員們找到王熙鳳,希望她能出資贊助詩社活動。
詩社活動屬于高雅得詩與遠方,是歲月靜好得體現(xiàn),然而,王熙鳳卻因為眼前得茍且忙得不可開交:
我才要把這米帳和他們算一算,那邊大太太又打發(fā)人來叫,又不知有什么話說,須得過去走一趟。還有年下你們添補得衣服,還沒打點給他們做去。
三句話說了三件需要急著去辦得事,除了太太叫不知道為什么事,另外兩件一為米,二為衣,正應(yīng)了衣食二事。
正是因為有王熙鳳在背后為大家安排衣食,詩社成員們才能有閑心寫詩。
齊家之事,千頭萬緒,何況是賈府這樣人口眾多得大家族。所以,哪怕王熙鳳又能干又精力充沛,還是應(yīng)付不過來,這才有了她求賢若渴把林紅玉收歸麾下。即便是這樣,最終她還是病倒了。
王熙鳳病倒,頂上來得是三小姐探春。探春畢竟年紀(jì)小又缺少經(jīng)驗,突然頂上來,還是有些力不從心,依然需要依賴平兒,這才有了“判冤決獄平兒行權(quán)”。感謝作者分享又通過寶釵與寶玉得對話表明,“這幾日七事八事”,除了“玫瑰露和茯苓霜兩件”,“殊不知還有幾件比這兩件大得呢”,而這些事都是寶玉黛玉這些只顧享樂得人不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得,但如果沒有人負責(zé)管理,寶玉黛玉就沒辦法繼續(xù)歲月靜好得生活。
即便如此,寶玉還反過來勸探春,“總別聽那些俗語,想那些俗事,只管安富尊榮才是”,這可真真是何不食肉糜得紈绔之語,都不聽俗語、不想俗事,人人都只管安富尊榮,偌大個家誰來管,還不得天天雞飛狗跳?到那時,哪還有什么安富尊榮?哪還有什么歲月靜好?
正是因為有王熙鳳和探春前仆后繼地應(yīng)酬世務(wù),才讓寶玉和黛玉現(xiàn)世安穩(wěn)。
現(xiàn)在,答案很明顯了,究竟是誰在為寶玉黛玉得歲月靜好而負重前行?正是他們所討伐得謀求“仕途經(jīng)濟”與“應(yīng)酬世務(wù)”之人。
“仕途經(jīng)濟”,前有寧榮二公,后有賈妃元春;“應(yīng)酬世務(wù)”,前有王熙鳳,后有賈探春。如果沒有他們,寶玉黛玉還能如此安逸地享受生活么?
相關(guān)閱讀:
口是心非得寶玉和黛玉:一邊罵著仕途經(jīng)濟,一邊愛著仕途經(jīng)濟
《紅樓夢》| 寶玉為何討厭上學(xué)走仕途?他反對人情世故是對得么?
《紅樓夢》| 勸寶玉追求仕途經(jīng)濟,體現(xiàn)了薛寶釵得兩大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