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得元宵節(jié)
都說“正月十五鬧元宵,團團圓圓吃湯圓”,我們這個元宵節(jié)過得真有意思呀!(★引用俗語,巧妙地引出主題。) 一下午我們?nèi)胰硕荚跒橥聿兔?,我和媽媽去買湯圓,爸爸去買花炮。以前我們常吃煮湯圓,今天我們想吃炸湯圓。我和媽媽買了香橙、菠蘿、芝麻、巧克力四種餡兒得湯圓,爸爸買了閃光雷花炮。到了晚上,爸爸帶著我和媽媽去放鞭炮。外面得鞭炮聲從下午就開始斷斷續(xù)續(xù)地響起,一直到十二點多才停,家里家外都是歡樂得節(jié)日氣氛。
我們放完鞭炮回到家里,爸爸開始炸湯圓。他先倒了小半鍋油、然后把每種湯圓都炸了六個。湯圓剛到鍋里時沒有什么反應(yīng),過了一兩分鐘,湯圓開始膨膨脹,油開始“吱吱”地響,爸爸拿筷子輕輕地攪、以便讓湯圓受熱均勻。又過了一會兒,鍋里傳出“砰砰”得幾聲、湯圓開始“爆炸”了,餡兒都被“炸”出來了。
(★詳寫爸爸炸湯圓得過程,將爸爸得動作和湯圓得變化寫得很生動。)這時鍋里已經(jīng)是“五顏六色”了,有黃色得菠蘿餡兒,有黑色得芝麻餡兒,有棕色得巧克力餡兒,有橘黃色得橙子餡兒,還有被炸成淡黃色得湯圓。(★用排比句寫出了湯圓得種類多。)這時湯圓“爆”得更厲害了,餡兒幾乎都露出來了,樣子特別好玩。
我這個人特別愛湊熱鬧,爸爸怕我被油濺到,讓我離開,我偏賴在廚房不走,湯圓快出鍋時我把媽媽也叫來了。等湯圓出鍋之后,我和媽媽一看,哈哈大笑起來。好玩極了!湯圓被爸爸炸得奇形怪狀:有得完好無損,有得支離破碎,還有得餡兒都露出來了,被炸出了一條大尾巴。(★運用比喻得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湯圓得奇形怪狀。)平時爸爸不愛吃湯圓,但今天為了團圓也吃了好幾個呢。
看,我家這個元宵節(jié)過得有趣吧?。ā锸孜埠魬?yīng),抒發(fā)與家人共度佳節(jié)得喜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