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該復查哪些指標呢?多久復查一次呢?
提起他汀類藥物,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作為降脂治療的首選藥物,在臨床廣泛使用。它們到達體內以后,可以阻斷膽固醇的合成過程,減少動脈硬化性斑塊的生成“原料”,進而改善脂質代謝,穩(wěn)定粥樣斑塊,因此,這類藥物被稱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石”。
他汀類藥物的療效毋庸置疑,然而,“是藥三分毒”,有些患者長期使用他汀類藥物不知道定期復查,結果出現(xiàn)了不良反應。那么,問題來了,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需要復查哪些指標呢?什么時候復查呢?
通常情況下,為了確保他汀類藥物的藥效和安全性,需要復查以下四類指標。
第一個指標,血脂水平,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總甘油三酯還有就是高密度脂蛋白,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他汀的降脂療效如何。關鍵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否達標。不同群體低密度脂蛋白目標值要求不同。(1)對于無基礎疾病的群體,低密度脂蛋白目標值為低于3.4mmol/L;(2)而對于合并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壓的患者,要求低密度脂蛋白低于2.6mmol/L;(3)已經(jīng)確定發(fā)生過心梗、腦梗者,要求低于1.8mmol/L。
第二個指標,是轉氨酶,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他汀類藥物經(jīng)由肝臟代謝,會對肝臟產(chǎn)生一定的毒性。如果轉氨酶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三倍以上,這個時候就需要停藥了。
第三個指標是CK值,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肌酸激酶,這主要是由于他汀類藥物會對肌肉產(chǎn)生一定的損傷,監(jiān)測CK值可以看到肌肉的狀況。如果檢測出來的數(shù)值高于正常值上限五倍以上就需要停藥。
第四個指標是血糖水平,這主要是由于他汀類藥物會影響血糖代謝,導致血糖紊亂,尤其是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
那么,這些指標該什么時候去復查呢?通常情況下,建議在服用他汀的第一個月,第三個月,第六個月,第十二個月復查,前期復查的頻率比較高,主要是由于他汀類藥物不良反應主要發(fā)生在用藥前18個月。之后建議每年復查一次。
#健康2023#?#慢性病百問百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