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雖然剛剛過去,但過年的氣氛還在繼續(xù),節(jié)日還在繼續(xù)。那正月十七是什么日子呢?可能很多都不知道,其實呢,十七也是一個節(jié)俗非常多的日子。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其中的八個。
一、人氣日
大家都知道,正月初七是人日,也就是人的生日。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都是“人氣日”,再具體分,正月初七是小孩的,十七是中年人的,二十七是老年人的。在這一天,民間有吃面條的習俗,意思就讓長長的面條,拴住歲月的雙腿,讓人不再變老,尤其是中年人,是家里的頂梁柱,更是希望健康長壽、平安順遂。
二、落燈日
元宵節(jié)賞花燈,一般前后各延期兩天,到了正月十七,就該收燈了,所有的彩燈到今天為止,就一律除去了,稱為“落燈”。民間諺語說:“上燈圓子落燈面”,這天的食物,還是吃面。
三、收燈日
在元宵節(jié)中,往往都有耍龍燈的活動,到了正月十七,燈就要收起來了,除了龍身要留下明年繼續(xù)使用,其余的燈都要集中起來焚燒掉。
四、老鼠嫁女日
在湖南一些地區(qū),正月十七是老鼠嫁女的日子。在這一天,大家都不會打開箱柜,以免打擾了老鼠的好事。在頭一天晚上,孩子們還會將一些糖果花生類的食品放在暗處,并用鍋蓋簸箕等用具使勁敲打,催促老鼠趕緊化妝嫁女。
五、針刺日
在古代,沒有工廠,制作衣服、布匹、鞋襪等活,基本都是家中的婦女自己做,所以一年當中,女人的針線活特別多。而正月十七就是女人的節(jié)日,停止做針線活一天,一是休息一天,而是節(jié)省一下眼睛。
六、白虎啟齒日
春節(jié)過后,春暖花開,在茂密的森林里,大多數動物還處于冬眠狀態(tài),而老虎卻早早醒來,開始捕捉獵物,所以這天叫做白虎啟齒日。因為老虎的這種行為,特別像生活中的小人,趁其不備,暗下毒手,所以這一天又演變成“打小人”的節(jié)日。
七、拉死鬼
在民間傳說中,正月初一之前,人們都會都會把自家祖先的“靈魂”請回來供養(yǎng),和家人一起供養(yǎng)。到了正月十六這天,再把他們送走。但是呢,在過年期間,還有一些沒有人供養(yǎng)的孤魂野鬼,也會不請自來,享受供養(yǎng),并且到了正月十六,還賴著不走,那人們就要點火驅邪,把這些“孤魂野鬼”趕走了。
八、苗族芒哥節(jié)
芒哥,是苗族民間傳說中的一種娛樂神,出演“”芒哥|,是苗族民間一種獨具特色的傳統(tǒng)活動之一。每年到了正月十七這天,十里八鄉(xiāng)的男男女女,都會結伴成群地前往觀看“芒哥”的節(jié)目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