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車碰到一大姐回娘家,給孫子辦滿月酒。因為是老鄉(xiāng),一路上談笑風(fēng)生。
苦命的童年
大姐說自己12歲父親走了,15歲就嫁人,父親兄弟三個,父親是老大,在家里是頂梁柱,可能是長年操心操勞再加上在那個年代生活飲食跟不上,父親最終被查出白血病,當(dāng)一家人知道父親是白血病后,幾個叔叔竟把家給分了。然后她自己就成了家里的頂梁柱,自己沒辦法,只好在15歲就嫁人了,她說,不初因為偷家里的花生去鎮(zhèn)上賣給父親治病,結(jié)果回到家里還被奶奶爺爺叔叔們一頓好打,現(xiàn)在想起來就心酸,也從此記恨在心里,如今每年回家都不會去兩個叔叔家看望,我的理解是,可以傷的太狠了,人心傷太狠,很難愈合。
逃離家鄉(xiāng)
大姐說自己那里經(jīng)常被淹,很窮,沒有什么活路。后來,自己就跟著丈夫一起跑到了桂林求一條生路。開始做手工餃子,做有大概6年左右,雖然有特色,也有賺到錢,但是太累,每天從準(zhǔn)備食材,采購,到剁,到包,整個流程下來,沒有閑的時候,每天從早到晚真是忙的不可開交,但掙錢并不太多。夫妻倆決定另找出路。
發(fā)現(xiàn)淘金路
大姐說,自己的妹妹在一個電子科技學(xué)校附近做漢堡店,她去看過幾回,發(fā)現(xiàn)妹妹比較閑,沒有自己那么累,而且妹妹已經(jīng)全款買了房子。她就好奇的問妹妹,怎么這么清閑,不那么累。妹妹就告訴她說,這個漢堡相比于水餃來說,都是半成品,像面包,雞腿,雞肉,牛肉魚片等等,都是商家做好的半成品,咱只需要炸一下,然后加上一些奶油啊,生菜啊,就成了,還有那個薯條也是半成品,一炸就成了,不僅輕松,而且成交快。于是夫妻倆就商量著決定也做這個漢堡生意。
掙錢買了兩套房
在妹妹的幫助下,夫妻倆也在一所技校附近找到了兩間門面,在簡單的裝修后,夫妻就開始和妹妹一起去進貨拿貨,因為兩人合在一起拿的更多,所以,價格會更低,成本更低,利潤更高,經(jīng)過近10年的打拼,夫妻倆不僅供孩子上了大學(xué),成為一名醫(yī)生,而且在桂林買了兩套房子,現(xiàn)在孫子出生了,回來辦酒席,高興的合不擾嘴。大姐說,這個漢堡店啊,一定要開在學(xué)校附近,現(xiàn)在的孩子都吃外賣,也不差錢,家長們都舍得,相比過去做餃子,真是省了不少的心。
車到站了,大姐揮手告別,回來跟愛人說,要不也開個漢堡店試試,大家覺得這個可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