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且聽作者一一道來。
人的命,天注定。君不見咸陽東門種瓜者,昔日也是封侯將相?達(dá)人知命總度外,傀儡場中一例看。
人窮通有命,或先富后貧,先賤后貴,如云蹤無定,瞬息改觀,不由人意測度。
《三言兩拍》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印證了上邊的人得命運由天定。話說宋朝有位姓呂的秀才,人生際遇未來時,家道艱難,三日不曾飽餐,一日,在天橋賒一瓜,在橋柱上磕之,失手落于橋下,瓜順?biāo)魅?,不得到口。后來人家狀元及第,做到宰相地位,造了一座落瓜亭,以提醒自己窮時失意之事。
這真是做狀元、宰相的人,命運未至,一瓜也是無福消受。每每遇到這種事,如果此人向人說道:“鄙人后來榮貴?!惫烙嫊蝗俗鲆蝗f個鬼臉,啐干了一千擔(dān)唾沫,也不為過,誰能信他?
真真是“前程如黑漆,暗中摸不出?!?/p>
再來看一則《三言兩拍》中的故事,宋朝人士楊仁顥,夏天運輸土石,汗流不止,于是怨氣十足道:“同是一般父母所生,那住房子的,何等安樂”我們替他做工,何等吃苦!看到他的這一幕,有點讓作者想起來北漂的時候,每一位北漂的人,何等羨慕那些北京有房的土著或者新崛起的有房階級,大家辛辛苦苦的打拼,每月的收入大部分都上交給了房東,同樣是一個腦袋,兩個耳朵的人,命運的差距咋這么大。
正是:“有福之人人服侍,無福之人服侍人。”
再回來說楊仁顥,口出怨氣,被工頭聽到了,一頓皮鞭伺候,打得齜牙咧嘴,但是人在屋檐下,也只能負(fù)痛吞聲。沒幾年,楊仁顥的命運到了轉(zhuǎn)折點,從外戚起家,官至太尉,號為皇親。
正是:桑田變滄海,滄海變桑田。窮通無定準(zhǔn),變換由天。
今天要談到的第三個故事,也是《三言兩拍》中的故事,西安人士楊八老,年近三旬,讀書不就,家事日漸消乏。于是想外出打拼一番,看看是否可以由此改變命運。但是子幼妻嬌,有點割舍不下。妻子李氏,心胸寬闊,面對丈夫的磨磨唧唧,相勸丈夫:“妾聞治家以勤儉為本,守株待兔,豈是良圖?乘此壯年,正堪跋涉,速整行李,不必遲疑也。孩兒幸喜長成,妾自能教訓(xùn),但愿你早去早回?!?/p>
真女子也。
干啥都不容易,尤其外出做買賣,古人對于外出經(jīng)商或者外出出差之人,有古風(fēng)一篇,單道為商的苦處:
人生最苦為行商,拋妻棄子離家鄉(xiāng)。饗鳳宿水多勞役,披星戴月時奔忙。平生豪氣頓消磨,歌不發(fā)聲酒不飲。偶然小恙臥床幃,鄉(xiāng)關(guān)萬里書誰寄。男兒遠(yuǎn)游雖得意,不如骨肉唱相聚。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