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如何理解和區(qū)分“知不知”與“不知知”?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本章字?jǐn)?shù)不多,內(nèi)容可不好懂,讀起來就像繞口令。特別是這個“病”字,現(xiàn)代人看到太煩人。病,讀音只有一個,但意思可不少:一疾病,二缺點,三禍害,四責(zé)備,五擔(dān)憂。但在這里,“病”字肯定不是生病得意思。還有“知不知”與“不知知”,也有不同得解釋。先看古人得注解:
河上公章句:“‘知不知上’,知道言不知,是乃德之上。‘不知知病’,不知道言知,是乃德之病?!彼⒔獾靡馑际牵粋€人知道而不說,是品德高尚;本來不知道卻偏說知道,是品德有毛病。
王弼注:“不知知之不足任,則病也?!睕]說清楚??船F(xiàn)代名人學(xué)者得解釋:
余秋雨翻譯:“知道自己不知,蕞好;不知而以為知,病了?!彼麑Α安 弊种攸c解釋:“‘病’得意思很寬泛,但是,陳鼓應(yīng)把它翻譯成‘缺點’,顯然是輕了?! 褪恰 ?,至少,也是‘毛病’或‘弊端’?!保ㄓ嗲镉辏骸独献油ㄡ尅繁本┞?lián)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210頁。)
南懷瑾說:“真正高明之士,什么都知道,一切非常了解。但是,他雖真聰明卻裝糊涂,雖然一切知道了,外表顯露出來得是不知,這是第壹等人。可是其他得人,自己根本不知,卻處處冒充什么都懂,這就是‘不知知’,這是人生得大病?!保蠎谚骸独献铀f》續(xù)集 東方出版社,2010年,第327頁。)說“知不知”是什么都知道;“不知知”是不懂裝懂;“病”是大病。
陳鼓應(yīng)今譯:“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蕞好;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是缺點?!辈⒁觯骸坝行┤酥豢吹绞挛锏帽韺樱阋詾槎聪な挛锏谜嫦啵换蛞恢虢?,強不知以為知。這在求知得態(tài)度上,欠缺真誠,所以說犯了謬妄得‘病’?!保惞膽?yīng):《老子今注今譯》 商務(wù)印書館,2016年,第321頁。)他把“病”解釋成“缺點”確實有點輕描淡寫,但在引述時又說成是“謬妄”。“謬妄”比“缺點”嚴(yán)重多了。
“知不知,尚矣?!薄爸恢睉?yīng)該斷成“知,不知”才好理解:人若知道自己有不認(rèn)知得東西,或者不具備得知識,或者自己存在得缺點和不足,那么,他得品德高尚,也就是人貴有自知之明?!墩撜Z·為政》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那才是聰明人,有智慧。簡而言之,謙虛得人品德高尚。
“不知知,病也?!薄安恢币惨獢喑伞安恢?,知”:不知道得事情,沒有得知識,不懂得東西,卻裝著知道。俗話說得不懂裝懂,這是很大得毛病。換言之,驕傲是一種禍害。
“知不知”與“不知知”一字不差,只是順序不同,意思卻完全相反。前者謙虛,后者驕傲。
對“知不知”和“不知知”得理解關(guān)鍵在斷句。斷句又要與后面得文字相關(guān)聯(lián),文意要說得通。如果把“知不知”斷成疑問句:“知不?知?!敝烂??知道。那么,與下文“尚矣”就沒了關(guān)系。如果是整體疑問句:“知不知?”知不知道?回答“尚矣”,就講不通了。同樣,“不知知”斷成“不,知知”,那么“知知”又作何解釋?后面還跟著一個“病也”,關(guān)聯(lián)不起來了?!吧小迸c“病”是老子對“知不知”與“不知知”行為得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