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發(fā)現沒有,前些年在KTV、飯店拼酒的那些70后現在慢慢退出“江湖”,開始喜歡獨自一人在家喝酒。
以前是的70后是湊錢喝酒,只要有人帶頭,就沒有組不起來的局;如今卻變成了湊人喝酒,哪怕什么都準備利索了,還總有人找理由推脫。
難道是70后老了?開始戒酒了?
當然不是,我覺得是他們領悟了喝酒的真諦。畢竟如今已不同往日,酒桌上充滿了各種“虛情假意”,就算是強行湊了一桌,喝酒也并不會痛快。
而在家喝酒則完全不同,吃著家人準備的飯菜再小酌二兩,這種愜意的喝酒方式更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身邊的同事強哥就是這樣,在以前只要有聚餐那絕對是沖在最前邊,而且還會鼓動身邊不想赴宴的朋友;可是這兩年卻完全變了個樣子,除了老板組的局外,同事喊他喝酒全部一律拒絕。
后來跟強哥聊天,才知道原來他現在喜歡自己一個人喝酒,和以下3點有關。
第1:開始注重身體健康
都說50知天命,經歷了前幾年的風風雨雨后,70后的朋友能更真切的認識到喝酒會誤事。加上自己年齡變大,身體已經經不起自己的隨意霍霍。
同時這個階段的朋友雖說事業(yè)逐漸穩(wěn)定,但是也正處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窘迫時期,與其和一群“酒肉朋友”天天嘻嘻哈哈,真不如多陪陪父母、愛人和孩子。
每天奔波勞累后在家能吃上一口熱飯,再喝上二兩小酒,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而這種踏實的感覺正是中年人所需要的。
第2:明白自己要什么
現在的70后正處于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身體素質比60后、50后好;閱歷比80后、90后多。
也正因為處于“黃金年齡”,一切都是“春風得意馬蹄疾”,所以在很多方面無需看別人的臉色,更沒必要為了取悅別人而委屈自己。
同時到了這個年齡,對于一些握不在手里的東西也慢慢學會了放手,而對于那些遙不可及的東西更是放棄了幻想。只有家庭是真實的、親情是真實的,與其討好別人不如多陪陪家人。
第3:自己喝酒能把握量
強哥說在外喝酒不僅要敬酒,還會被勸酒,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喝多,而在家喝酒則完全不用擔心,因為家人還會監(jiān)督你少喝。
在家喝酒更多的是享受,有興致時多喝一杯,沒雅興時少酌一口,一切都是隨遇而安。尤其是到了50歲左右這個年齡,喝酒不再只是喝酒,而是通過品酒回味自己的過往。
當生活中的五味雜陳涌上心頭,酒就成了最好的寄托,可以舉杯消愁,也可以把酒言歡。所以與其說70后開始喜歡自飲,不如說70后明白了酒是什么。
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澀”也正好印證了“酒有百味”這句話。說到這里給大家也分享2款強哥平時喜歡喝的酒,不僅100%是純糧釀造,性價比也很高,平時當口糧酒小酌二兩,也是十分愜意。
第一款:沱牌 T68
說到這款酒相信老酒友都不陌生,因為當年那句“悠悠歲月酒,滴滴沱牌情”至今還是記憶猶新。
產自四川的沱牌酒,不僅在酒體風格上極具川香風味,釀造工藝也十分傳統。精選六種糧食釀造的這款酒,在陳年老窖的加持下,使其酒體格外的醇香。
酒體晶瑩剔透,酒液溫潤綿長,一杯入口盡顯多糧的復合香,沒有一絲邪雜味。
糧香之余還有陳年老窖的窖香,飲后不辣口、不嗆喉,雖落后余味稍短,但是也完全對得起它“百元內唯一特級濃香酒”的稱號。
第二款:風云醬父 封藏
這款酒產自貴州,跟茅臺是實打實的同根同源,因為釀造人李長壽正是李興發(fā)(老茅臺廠長)唯一的兒子。
而李興發(fā)不僅是茅臺老廠長,當初總結的醬香酒三大典型體,還讓他有了“醬香之父”的稱呼。
他不僅為上世紀茅臺酒釀造工藝改良提供了關鍵建議,還使其酒水品質和產量得到了明顯提升。也正因為貢獻巨大,李興發(fā)也是被評為了“茅臺終身榮譽廠長”。
后來其子李長壽也是按照父親釀造茅臺酒的方法,完全復刻了上世紀的茅香味。他甄選貴州特有小紅高粱做釀酒原料,經過多輪的發(fā)酵、蒸煮,使其酒體更為醇厚。此外他還要求新酒必須先封壇窖藏5年,并加入12年老酒進一步提香。
酒體細膩醇厚,酒花綿密豐富,一杯入口醬香突出,隨之而來是豐富的糧香味和清新的花果香,落口回甘正點,令人回味悠長。
你現在是喜歡跟朋友一起喝酒,還是自己獨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