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中的“立”指的是什么?
想想挺尷尬的,我自己也沒真正明白什么是三十而立。
我“立”了么?銀行卡里的數(shù)字一直突破不了四位數(shù),房貸、車貸、花唄真的和三座山一樣沉重。
說我沒“立”么?有個鐵飯碗端著也不能說我沒立。
“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說你的財富多少,三十而立,不是三十而富。
有人說:“三十而立不過是三十而已”也沒什么,管它啥意思呢,老子天下第一,不服就干。
很多人對于“立”的解析還是不甚明白,難道“立”是指“立于不敗之地么”,俗話說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我知道這個立肯定不是說的武功,說的是實力,論實力現(xiàn)在也沒有人敢接這句話,馬云那么厲害的人也有被資本擠壓,創(chuàng)立螞蟻金服的時候。
其實“三十而立”中的“立”,立是指人生的規(guī)劃,是前進(jìn)的方向,是心中的目標(biāo)。
古人云:“遇貴人則先立業(yè),遇良人則先成家,無貴人則先自立,無良人則先修身。”祖宗先輩們比我們看的透徹,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道,最容易迷失自我,讓你彷徨。讓你找不到方向,失去了人生目標(biāo),這時你才發(fā)現(xiàn)隨波逐流才是最大的悲哀。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只是古人傳下來的一個階段性指導(dǎo),不是硬性指標(biāo)。三十沒立起來可以四十,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強(qiáng)迫自己非得成功,“不成功便成仁”有時也是不可取的。后知后覺中有所感悟,只要自己足夠努力,堅持自己的信念,順其自然,就不會留遺憾。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