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遠山隱史
編輯|遠山隱史
本文字數(shù)約為3200字
閱讀時長約為6min
魏晉時期,政權更迭頻繁,文化交融,民風十分開放。人們不再墨守陳規(guī),甚至男男相愛也成為一種風尚。魏晉第一風流人士--嵇康與好友阮籍,以及山濤,情同手足,經(jīng)常一起在竹林里喝酒暢聊。山濤妻子對他的兩位兄弟早有耳聞,想要一睹二人風姿。
山濤的夫人韓氏,是個有膽識的女人,她很關心夫君的仕途和交往。聽說夫君與嵇康、阮籍等交往,結為竹杖七賢,就想效負羈之妻、親觀狐趙的故事,在家里墻上挖個洞,從洞中窺看二人。
負羈之妻,親觀狐趙,講的是關于晉公子重耳的古老故事。重耳及其隨從狐優(yōu)和趙衰避難到曹國。曹公聞茸生理畸形,肋骨緊密相接,便想偷看重耳裸體洗澡來證實這點。于是曹公和負羈及其負羈妻在重耳及隨從洗澡的房間的墻上開了一個洞。觀后,負羈妻說:根據(jù)身形細節(jié)來判斷,狐趙這兩位隨從皆可以相國。
山濤得知妻子的想法,覺得此事可行,幫妻子在墻上鑿了一個洞。并約上嵇康、阮籍來家里吃飯喝酒。山濤還叮囑自己的妻子,朋友來了就拿出做飯的本事,好酒好菜,他們估計應該也顧不上其他了。
嵇康阮籍受邀來到山濤家里做客,兩人見到嫂子施禮問好。韓氏見二人果然俱是玉山般偉岸,松樹般清揚,高興地還禮道:"二位賢弟果然一表人才,光臨寒舍,令篷壁生輝。嫂嫂不才,今日獻丑,下廚給你們做飯,快請屋里坐吧。"
不一會兒,一桌酒菜擺了上來。嵇康、阮籍各挾了一塊醬牛肉,吃了一口不禁夸道:"這牛肉做得好,又爛又香。"山濤笑道:"牛肉有這么香么?這是驢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做驢肉是你嫂子的拿手菜,今日咱擺的是驢肉宴,讓你們飽飽口腹,開開眼界。
說罷,山濤給二人夾了驢肉丸子和驢版腸。嵇康二人,從來都沒吃過這些,細細品來,只覺得驢肉丸香酥不膩,驢版腸香濃直沁肺腑。忍不住夸嫂子手藝好。
山濤得意地說:"這是驢版腸,也就是驢大腸,它因為腸壁肥厚,宛若一條玉版而得名。這兒的民謠有'吃了驢版腸,忘掉爹和娘',極贊其香無比。哎,喝酒!"嵇康香香地嚼著,道:"想不到這驢肉竟如此之香,又有這么多名堂。"
山濤又道:"這是你嫂子從娘家?guī)淼氖炙?,覃懷人最會做驢肉啦。"嵇康見他一味地夸贊驢肉,忍不住打趣道:"叫你這么一說,驢肉竟是天下第一美味兒了。龍肉沒吃過,可它比得了鹿肉嗎?"
"別說,鹿肉與驢肉味道各有千秋。從養(yǎng)生上說,鹿肉是熱補,宜冬日進食。而驢肉性溫,四時皆宜,有補血益氣之功效。故民間有'常吃驢肉,健康長壽;常喝驢湯,萬壽無疆'之說哩。"
妻子韓氏一邊在廚房做飯,還不忘透過墻上的洞口,觀察嵇康和阮籍二人,兩位兄弟真得是儀表堂堂,都說山濤氣度不凡,可是仔細看來,這二人比自己的丈夫強上許多。不由多看兩眼。
這時,只聽阮籍笑道:"看來,巨源兄體壯肚圓,紅光滿面,竟是吃驢肉的緣故了。"山濤哈哈大笑,表示肯定了他們的說法。"哈......不敢說全是,總該是有關系的,哎還有道菜,"山濤神秘地一頓,"這道菜,最受咱爺們兒歡迎。"
不一會兒,又上一盤菜,盤子里是一片片大小厚薄如漢五銖錢樣的東西。鮮紅晶瑩,很是好看誘人。山濤先下筷子挾起一片,津津有味地嚼起來。阮籍也好奇地挾起一塊,送入口中。
嵇康和阮籍每人夾了一片,放入口中,細細嚼來,滿口生香又筋道的恰到好處。一時之間,竟猜不出是什么。
韓氏窺看到他倆此刻的模樣,不禁抿嘴笑了起來。山濤大笑道:"猜不出吧?這道菜叫驢臘錢。為啥叫錢?因為狀如銅錢。臘呢?是指經(jīng)過腌制和風臘。那么,這是驢身上的什么部位呢?你們倆應該猜出來了吧,這可是益精生血的好東西?!?/p>
阮籍笑道:"吃這驢臘錢,配上叔夜的竹鞭酒,那便相得益彰啦。叔夜,你可要多吃些,好討公主歡心。"嵇康只是吃酒配肉,并不理會阮籍的打趣。山濤忙笑著打住:"你二人休要借此打趣。這都是你們的,不夠,再讓你嫂子坐了上來。"
阮籍又打趣山濤道:"其實,巨源兄應該拿了獻給圣上。圣上沉緬于酒色,身體空虛。那何晏只會獻五石散邀寵。殊不知那五石散是穿腸毒藥,根本不濟的呀!"
山濤說:"五石散與酒,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至于驢臘錢,對了,還有竹鞭酒,本是尋常百姓盤中物,豈能登堂人宮上御宴?"阮籍也就坡下驢道:"方才是玩笑話,在這多事之秋,皇家的事兒還是少管為妙。"
嵇康提到孔融,三人又談到曹操的冷酷與才智。由曹操又談到司馬懿的文韜武略和與之相抗的曹爽的無能。談到這里,便都對眼前的世事紛爭捉摸不透,對人生命運的叵測感到憂慮與不安。
三人就這樣酒喝得興致勃勃,話談得興高采烈。嵇康、阮籍二人萬萬不會想到,他倆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還被另一雙眼睛專注地盯視著。二人談得興起,都熱得脫了衣衫。
韓氏預先在墻上挖了小洞,一直站在那里窺視他們的談吐舉止。見二人脫了衣衫,赤裸了脊背,羞得臉一紅,馬上又坦然道:"反正他們看不到我。這正好,能讓我看到實實在在的人間臥龍嵇康、外野孤鴻阮籍。"
三人談的口渴,嵇康要喝水。嵇康的童仆山猴兒提起茶壺斟水,壺已空了。山猴兒也不吭聲,徑自提著茶壺去打水。他轉來轉去找不著地方,卻見主家夫人面壁而立,便覺得奇怪,走了過去,問:"夫人,這墻上有什么?"
韓氏正看得出神,竟沒發(fā)現(xiàn)山猴兒離開,也沒發(fā)現(xiàn)山猴兒過來。山猴兒這一問,她心頭撲地一驚,尷尬地說,"沒看什么,哦,打水?你去前邊伺候著吧。我這就把水送過去。"山猴兒沒走,他看到墻上有個洞,夫人明明在向洞里看,怎么說沒有看什么?
"這洞里有什么?讓我看看。"山猴兒說著,身子一縱,跳起來看。韓氏急將身一擋,道:"快去吧,小心你家嵇爺叫你。"山猴兒只好回到客廳,心里嘀咕不止。
客廳里,三人喝著酒,談著話,談了國事談學問,談了養(yǎng)生又論琴。真是天文地理古今事,琴棋書畫詩酒劍,無所不談。他們談得酣暢,墻洞后韓氏看得過癮,聽得過癮。他們喝得高興,韓氏卻站在那里瞪的眼發(fā)酸,梗的脖發(fā)硬,站的腿發(fā)麻。
三人一直飲酒暢談到東方發(fā)白,嵇康、阮籍才意猶未盡地起身告辭。
二人一走,山濤便迫不及待地問韓氏:"他二人如何?"韓氏頗有見解地說:"他二人果然名不虛傳、儀表高潔端方,精神深沉悠遠,氣質美好凝重,志向宏偉遠大,心態(tài)謙虛謹慎,這是具有純粹品格的象征啊。細品二人,不知妾說得對不對。
聽其氣,二人聲音溫和圓潤,說明是心氣寬緩柔順之人;心氣柔和平易,說明是講信義的人;心氣從容不迫,說明是講義氣的人;心氣雄壯奇絕,說明是有勇氣的人。察其色,他二人神色明朗坦然,自負奮發(fā),浩氣凜然,堅毅穩(wěn)重,說明是真正聰慧、正直、勇敢、質樸、有節(jié)操的人。
以上這些,夫君與他們相比,不相上下。夫君遜色的是才學。他二人談起話來妙語如珠,言辭新穎奇特,像照眼繁花燦爛鮮明。這樣的才學,天下少見呀。夫君只可以用見識和度量與他們相比了。"
山濤一直佩服地聽著夫人對嵇康、阮籍二人的品評。夫人看人是很準的。聽到最后的結論,山濤大吃一驚,準,實在是太準了!
韓氏聽到夫君的褒獎,意猶未盡,繼續(xù)品評道:"從面相上說,他二人皆目光如電,貴不可言;眉秀而長,聰慧超越,耳白于面,名滿天下。美中不足的是他二人的鼻相不佳。鼻主壽之長短。夫君的鼻子光潤豐起,隆高有梁,這是長壽之相。他二人鼻聳天庭,四海馳名,但是鼻上橫理,憂危不已,恐難長壽呀。"
山濤半信半疑道,覺得夫人真是一點也不謙虛。竟然拿面相說事,他們幾人自在慣了,這種事情怎么會當真,也不會放在心上。而韓氏卻非常有自信,說他是在《相經(jīng)》上看得圣賢之言,焉能不信?
聽到這里,山濤坐不住了。他想:這話要及早告知他們的好。他們若短壽,我就會失去二位好友,不僅是我輩的悲哀,也是社稷之不幸啊。不過嵇康一直服食養(yǎng)生,是不是他己知曉了自己的命相而采取的措施呢?當下,山濤便騎了馬,去追趕嵇康、阮籍。
后來的事情,在魏晉歷史上可是名場面,嵇康40歲含冤被處死,阮籍也郁郁而終。只有山濤長壽,并且把嵇康的兒子撫養(yǎng)成人。韓氏從墻洞窺視嵇、阮、二人,最后根據(jù)二人面相做出的判斷,雖然后期應驗,但不足為信。不過,由此可見魏晉時期,民風確實開放,擱到現(xiàn)在,妻子當著丈夫面看帥哥,那也是非常不可思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