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絲絹案告訴我們朝堂里有幾只碩鼠。然后這些碩鼠呢聯(lián)合成了一個整體。地方流官呢其實是沒有什么權力的,因為認命他們的是上面這些碩鼠。所以地方流官們也沒辦法為民做主。
因為地方流官們沒辦法為民做主,所以稅收呢基本上就攤派給了老百姓。而地方鄉(xiāng)紳呢因為官商勾結了這些碩鼠,所以反而免掉了要繳納的稅收。
同時呢朝廷對這些鄉(xiāng)紳的非法占田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所以說白了就是官商勾結,導致鄉(xiāng)紳的錢呢如數奉還,老百姓的錢呢五五分賬。
出現(xiàn)這種問題發(fā)生在大明當由誰來治理?自然是要由皇帝親自下馬反腐敗啊。所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反貪風暴就非常猛烈。但是很不幸啊,明朝的專制制度決定了皇帝無論怎么反腐只不過是用一批人打一批人。所以總是有一群碩鼠通過權力尋租進行官商勾結。這些都導致了貧富差距的不斷拉大。
所以大明因為制度原因其實一直沒有辦法真正系統(tǒng)性的反腐。腐敗在大明只能是延綿不絕,最終積起了民憤拖垮了大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政體的權力執(zhí)行者,司法仲裁者,立法者都應當屬于不同的人來管理,分權制衡,同時權力不能壟斷世襲,才能做到官府的清正廉潔,不出現(xiàn)腐敗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