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壞是生活所迫,而有些人的壞,是天生刻在骨子里的。
大概,我二嬸就是這樣的人,天生不善,又被生活蹂躪,造成她的嫉妒與仇恨。
我遠嫁四年,孩子三歲,終于在今年決定,和老公一起帶著孩子回娘家過年。
提前和娘家打好招呼,爸爸媽媽都很開心,哥哥嫂子侄子侄女都特別期待。
在年二十七的時候,我們一家三口回來了。
回來的第一頓飯,爸爸媽媽喊了二叔二嬸一家,喝酒的做一桌,不喝酒的做一桌,就在大家吃的不亦樂乎的時候,二嬸開口說話了。
二嬸:“倩倩(我的小名)這個時候回來是要在娘家過年了”。
我:“是的,二嬸,好不容易熬到孩子大了,能出遠門了,今年我們就回來過年了”。
嫂子:“回來過年好,我們巴不得你年年回來,人多熱鬧,這倆孩子整天念叨想姑姑”。
二嬸:“你婆家好通情達理哦,居然讓你回來過年,還把人家兒子、孫子帶回來”。
我聽著這話有點不對勁,這是不想讓我回家過年,又不是回她家,礙她什么事,輪到她在這說三道四。
嫂子:“這都什么年代了,還有不讓兒媳婦回家過年的婆家,也不對,還真有那種婆家,是我妹妹命好,找的婆家通情達理,老公更是疼愛的緊,要不是那邊親戚一大堆,她公婆也要跟著來呢”。
我在心里已經(jīng)給嫂子鼓掌了,這簡直是我的嘴替,嫂子說完給我一個微笑,仿佛再說,別怕,有嫂子呢。
嫂子性格直爽,說話干脆,我高中時,嫂子就嫁進我們家了,我們倆的關(guān)系就像是親姐妹一般,她知道我嘴笨不會反擊,怎么會看著我被欺負(fù)。
二嬸是什么人,在左鄰右舍可是出了名的潑辣和難纏,豈會因為嫂子的幾句話就閉嘴。
二嬸:“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就沒有出嫁的姑娘,回娘家過年的,要是誰家的姑娘回娘家過年啊,這娘家的人一整年都要倒霉的,我看啊,有人要倒霉了”。
嫂子:“確實挺倒霉,大過年的一只烏鴉飛門口叫呢,出嫁的姑娘不能回家過年,有些婆婆,不想讓自己兒媳婦回家過年,卻想讓自己女兒回家過年,但是并不是出嫁的姑娘都像我妹妹那么命好,找的婆家通情達理,我看呀,這就是一報還一報,你不讓人家女兒回家,人家也不讓你女兒回來”。
我一聽這是有故事,事后我得找嫂子八卦一下。
二嬸直接惱羞成怒了,“你說誰呢,誰是烏鴉,誰不讓兒媳婦回家過年”。
嫂子:“誰不讓兒媳婦回家過年,我說誰呢,二嬸,我又沒說你,你這么激動干什么”。
二嬸知道她說不過我嫂子,媽媽和二嬸妯娌那么多年,在她嘴下吃了好多虧,自從嫂子進門,二嬸回回吃敗仗,媽媽也算揚眉吐氣了。
二叔好吃懶做,兒子聽媳婦不聽二嬸的,女兒遠嫁,在婆家不受重視,我父母勤勤懇懇,小生意越做越大,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嫉妒使人發(fā)狂,二嬸沒事就雞蛋里挑骨頭,陰陽媽媽,媽媽不會反擊,只能吃啞巴虧,嫂子進門之后,直接扭轉(zhuǎn)戰(zhàn)局。
二嬸:“沒教養(yǎng)的丫頭”,二嬸實在詞窮了,說不過嫂子了。
嫂子:“我是沒教養(yǎng),但我不會去別人家說三道四,我不會在別人女兒回娘家過年的時候,說一些給別人添堵的話,我再沒教養(yǎng),我也知道,兒媳婦回家過年,做婆婆的有什么臉阻攔,我今天就把話撂這,我妹妹別說回家過年,她就是天天住在家里,我不會說一個不字,更不允許別人說”。
聽到嫂子這么說,我差點感動的哭了,我嫂子實在太好了。
這頓飯吃到最后,不歡而散,不過,大家好像都習(xí)慣了,只要有二嬸在場,每次都會這樣。
事后嫂子告訴我,二嬸的女兒,我堂妹,想回來過年,婆家不讓。
堂妹也是遠嫁,孩子都上幼兒園了,就沒回過娘家,據(jù)說是堂妹不當(dāng)家,老公也不聽她的,公婆又強勢,日子過得不怎么幸福。
女兒過得不幸福,二嬸又整天干涉他兒子的生活,她的兒媳婦想年三十回去,吃完飯就回來,她不讓,她又管不了,就跑到兒子家大吵大鬧,氣的兒媳婦直接回了娘家。
看著二嬸,我沒有一點同情,反而覺得,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嫂子還告訴我,在我回去之前,二嬸已經(jīng)在她面前說過很多次,不要讓我回來過年,每次都被她懟回去,沒想到她還說。
嫂子說,嫁出去的姑娘,不是潑出去的水,而是長大離巢的鳥,這里永遠都是我的家,她也在這里筑了新的家,和我做了親戚,而不是把我的家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