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爺和李阿姨有兩個兒子,自從退休后,李阿姨就常跟王大爺講,辛苦一輩子,如今兒子也成家了,我們的任務就是調(diào)節(jié)心態(tài),鍛煉身體,安安心心養(yǎng)老,王大爺很得意的跟李阿姨說那是當然,我退休工資就有9000多,還有80萬的存款,別說兒子管我就是不管我這錢也夠我們兩個過晚年了。
李阿姨勸他別得瑟,手里有錢的事兒要少在孩子面前說,這錢說到底是為我們兩個養(yǎng)老準備的,萬一有個什么的,手里有錢,心里才不慌。王大爺笑老伴兒想多了,這些他心里都明白。
可是一次周末家庭聚會中,王大爺還是把實話給講了。
那天王大爺兩個兒子回來,心里高興,陪著喝了幾杯。話到頭上有些得意,覺得自己一輩子也算小有成就,培養(yǎng)了兩個大學生,給他們成了家,自己老了,手里也有存款,于是就多說了兩句。
而就在這個時候,兩個兒子湊到身邊,追問王大爺手里有多少存款,李阿姨在身邊給他打馬虎眼,可他沒在意,他想,這是親兒子啊,又有什么不能說的,于是就實話實說的就告訴了他們,手里有80萬。
兒子們回去后,李阿姨跟他生氣,覺得他不該把錢的事兒告訴兒子們,怕被他們惦記,說這些可是咱兩個的養(yǎng)老錢吶,一旦被惦記。給也不是,不給也不是,反而讓一家人難相處,王大爺一聽,不耐煩的大手一揮,說到,怕什么?我退休工資9000多呢,你退休工資3000多,我們一個月就有1萬多,就算他們跟我們要,我們的退休工資攢起來也快,不過三、五年,又是幾十萬,李阿姨聽了直搖頭。
沒過半個月,小兒子過來就跟王大爺商量借錢,他說看中了一個店面,手里沒錢,跟他借一些,李阿姨當時就沒好話,說這哪是借錢呢,分明就是跟父母要,看著小兒子落寞的表情,王大爺心疼兒子,做主給了他40萬,小兒子走后,又想著都說一碗水端平,要是大兒子知道了,給小兒子40萬,那他豈不是心里不公平嘛,萬一鬧起來怎么辦?
想來想去,王大爺又把大兒子也喊來了,也給了他40萬,為了這事兒,李阿姨賭氣大半個月不跟他說話。
王大爺說老伴是守財奴
李阿姨說他不給自己留條后路
事情偏偏就是這么巧,沒過半個月,李阿姨出事兒了,一天洗澡的時候突然暈倒,緊急送去醫(yī)院,竟然是腦溢血,醫(yī)生讓趕緊先去交8萬押金,要不然耽誤治療,王大爺一聽8萬這么多,一下子整個人都懵了,不得不打電話給兒子。
可兩個兒子都說手里沒錢,拿不出,更可氣的是小兒子還對王大爺說,他不信父母手里一點防身錢都沒有,意思是有錢不舍得拿,可是王大爺真的手里沒錢了,湊來湊去就湊了兩萬多,后來不得不找到妹妹借了錢。
妹妹送來錢的時候,還說大哥,你跟嫂子退休工資也不低,怎么手里都不存些錢呢?你們都70多歲的人了,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fā)生,也不懂得給自己留條后路嗎?這以后可怎么好啊?
王大爺被妹妹問的頭都抬不起來,原來的得意勁早沒了,可不管怎樣,總算解了燃眉之急,他心里還是很感恩妹妹的。
李阿姨很幸運,被及時搶救了過來,治療了一陣以后順利出院,王大爺又給李阿姨去了康復中心,為了身體盡快的得到恢復,這個錢必須出,可是另一方面他也想著盡快的把妹妹的錢給還了,為了節(jié)約錢,他就不在醫(yī)院訂餐,每天早上做好了帶過去,李阿姨看著他又黑又瘦的樣子,心里特別心疼。
王大爺心里也一個勁的泛酸,老伴兒跟著他大半輩子,到老了還要吃這種沒錢的苦。想著心里就難受,就輕聲的問李阿姨,今天換換口味吧,你想吃什么?我去買,李阿姨想了半天,說想吃康復中心旁邊的一家餛飩店的小餛飩,過去經(jīng)常去吃,李阿姨喜歡那里的小餛飩。
王大爺滿口答應,拿上飯盒就下樓了,等到下面才發(fā)現(xiàn)小餛飩也漲價了,原來8元,現(xiàn)在漲到10元,王大爺跟老板抱怨怎么漲價了,老板看了他一眼,滿不在乎說,大爺現(xiàn)在什么東西不漲啊,肉也漲了,面也漲了,我們當然也要跟著漲啊,你要幾碗,我現(xiàn)在就給您下,其實本來王大爺自己也想吃一碗的,可猶豫了半天。對老板說就一碗吧。
想想有9000多的退休金,還有積蓄80萬,別說是碗小餛飩,想吃什么我都買得起,可如今因為錯誤的做法,害了自己,也害了老伴兒。
人老了,幫助子女也要有原則,傷害自己的事情千萬做不得啦,各位,都評論一下,自己的養(yǎng)老錢怎么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