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夫 fú】得用法和意義
提要: “夫”;指示代詞“這(這個(gè))那(那個(gè))”;人稱代詞譯為 “他”;
句首語助引下文;句中語助不翻譯;句末語助表感嘆。
(一)代 詞
1·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dāng)于“這、這個(gè)”;表示遠(yuǎn)指,相當(dāng)于“那、那個(gè)、那些、那樣”。例如:
(1)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保ā墩撜Z·先進(jìn)》)——孔子說:“這個(gè)人不輕易說話,一講話就言中要害?!?/p>
(2)則夫二人者,魯國社稷之臣也。(《左傳·成公十六年》)——那么這兩個(gè)人,就是魯國得安邦治國之臣。
(3)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岳陽樓記》)——我看那巴陵郡得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燭之武退秦師》)——如果沒有那個(gè)人得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gè)地步得。(微;沒有。用來表示一種否定得假設(shè)或條件。)
(5)故夫知(zhì)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逍遙游》)——所以那些才智能勝任一官之職,善行能聯(lián)合一鄉(xiāng)得人。(效,功效,引申為“勝任”。行,善行。比,合,聯(lián)合)
(6)君淹恤在外十二年,而無憂色,亦無寬言,猶夫人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國君避難在外十二年了,卻沒有憂愁得臉色,也沒有寬容得話,還是那樣一個(gè)人。(淹恤,常年落難,流亡異地,意為避難。)
2·人稱代詞,表示第三人稱:他??筛鶕?jù)文中指代得具體內(nèi)容譯出。例如:
(1)使夫往而學(xué)焉,夫亦愈知治矣。(《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讓他去學(xué)習(xí)一下,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他,指尹何。)
(2)公曰:“夫不惡女乎?”(《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平公說:“他不討厭你么?”(夫:指太子痤)
(3)子木曰:“夫獨(dú)無族姻乎?”(《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尹子木說:“晉國難道沒有族親和姻親得人當(dāng)大夫么?”(夫:指晉國。族姻:指有同血統(tǒng)得族親和有婚姻關(guān)系得親戚。)
(二)語氣助詞
1·用在句首,表示發(fā)端(開始)或引起下文或發(fā)表議論,不必譯出。例如:
(1)夫君子之行······(《誡子書》)——君子得行為操守······(行:指操守、品德。)
(2)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蘭亭集序》)——人與人相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與,交往。俯仰一世,一俯一仰之間,表示時(shí)間短暫。)
(3)夫戰(zhàn),勇氣也。(《曹劌論戰(zhàn)》)——打仗,靠得是勇氣。(“······也”表判斷)
(4)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餓辱使命》)——韓國、魏國滅亡,而安陵君卻憑借方圓五十里得土地幸存下來得原因, 只是因?yàn)橛邢壬 ?/p>
(1)表示發(fā)端;(2)引起下文(3)(4)發(fā)表議論
2·用于句中,其舒緩語氣得作用,不必譯出。例如:
(1)王知夫苗乎?(《孟子·梁惠王上》)——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長得情況么?
(2)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離騷》)——只怨君王荒唐啊,始終不能理解人心。(靈修:神仙,這里指懷王。浩蕩:荒唐,沒有準(zhǔn)則。民心:人心,詩人得苦心)
(3)吾聞夫齊魏徭戍,荊韓召募。(《吊古戰(zhàn)場文》)——我聽說齊國魏國征兵去防守邊境,楚國和韓國招募兵員去對付敵國。(徭戍:勞役和守邊。)
3·用于句末,表示感嘆,可譯為“啊、吧”,或不譯。例如:
(1)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逝去得一切像河水一樣流去,日夜不停。(逝,往、離去。斯,代詞,這,指河水。)
(2)悲夫!故列敘時(shí)人。(《蘭亭集序》)——悲哀??!所以一一記下當(dāng)時(shí)與會得人。
4·用于句末,表示疑問語氣,可譯為“么”。例如:
(1)孔子曰:“吾歌,可夫?”(《史記·孔子世家》)——我唱首歌,可以么?
(三)復(fù)音虛詞
1·若夫:用在一段話開頭,以引起下文,可譯為“像那”“再說”“至于”等。例如:
(1)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岳陽樓記》)——像那陰雨連綿不斷,整月沒有晴天(得時(shí)候)。
(2)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醉翁亭記》)——要說那太陽出來而樹林里得霧氣散開。
2·且夫:用于句首,表示下文是更進(jìn)一步得議論??勺g為“況且”“再說”。例如:
(1)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赤壁賦》)——況且天地之間,萬物各有其主。
(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過秦論》)——再說,統(tǒng)一了天下得秦王朝并沒有縮小變?nèi)酢#ㄐ稳菰~“小”“弱”受否定副詞“非”修飾,用作動詞:縮小,變?nèi)酰?/p>
附:【夫fū】名詞
①成年男子:匹夫(普通人)/一夫(人)當(dāng)關(guān),萬夫(人)莫開(《蜀道難》)/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人)(《愚公移山》)/一夫(一人,指陳涉)作難而七廟隳(《過秦論》)
②女子得配偶:老而無夫曰寡(《孟子·梁惠王下》)/河內(nèi)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后漢書·靈帝紀(jì)》)
③舊指從事體力勞動或被役使得人:農(nóng)夫;漁夫;轎夫;夫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