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種植大蒜的經濟效益逐年增加,大蒜的種植面積也在不斷增多,和小麥相比,雖然種植大蒜管理上難度有一定的增加,但是,去除投入成本,只算凈利潤,一般情況下,一畝地的大蒜,要高于一畝地的小麥,甚至等于幾畝地小麥的凈利潤。
秋播大蒜正值種植高峰期,小幫手所在豫東地區(qū),9月上旬降雨較多,9月中下旬出現了幾天的晴天,農戶們紛紛抓緊時間播種大蒜,趕上墑情較好,進入大蒜播種的高峰期。
在小幫手高產交流群,來自不同地區(qū)的群友,也有部分種植大蒜,相對靠南的一些省份,9月初大蒜已經播種完畢,針對大蒜的出苗問題,大家討論的也比較多。有人說自家大蒜出苗又快又齊,10天左右基本上已經出全苗,并且長勢良好。也有人說,自家種植的大蒜,出苗率不高,并且大蒜苗長勢也不好。
都是種植大蒜,之所以出苗情況差別較大,原因有很多,而下面要說的這3點,在大蒜播種前,蒜種簡單處理一下即可,別小看這3點小技巧,經過操作以后,大蒜出苗又快又齊,并且出苗后的大蒜長勢也好,具體如下:
不少種植戶喜歡在播種大蒜時,用清水浸泡6小時,甚至浸泡1-2天,目的是為了促進大蒜發(fā)芽的速度,蒜種外面包裹著蒜皮,而大蒜播種以后,需要大蒜內部接觸到水分,吸收到水分,才能夠發(fā)芽出苗,而蒜皮會阻擋水分的吸收,延緩發(fā)芽的時間。
而提前經過清水浸泡后,大蒜內部提前吸收到了水分,滿足了發(fā)芽的需求,播種以后,能夠盡快的發(fā)芽出苗,提高了大蒜的發(fā)芽率,同時,有利于苗齊苗壯。尤其是相對干旱的地塊,如果大蒜播種以后,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出苗率降低,缺苗斷壟現象增加,即使能出苗,也會出現苗弱的現象。
大蒜播種拌種,能夠有效防治地下害蟲,以及部分地上部分的害蟲,同時,還能夠預防一些病害的發(fā)生。市面上的拌種,一般都是以殺蟲劑+殺菌劑為主,如果在拌種過程中,加入一些蕓苔素內酯,可以促進蒜種內胚芽細胞快速分裂,不僅提高了出苗時間,還有利于苗期苗壯,另外,也會促進根系的生長,整體上對于大蒜生長都有積極的作用。
蕓苔素用量不要過多,一畝地的蒜種,加入0.01%蕓苔素內酯30毫升即可,和拌種劑一起混合后進行拌種,不僅有利于出苗以及苗期的生長,還增加了抗寒能力,同時,對于整個生育期大蒜的生長都有一定的幫助,蕞終形成增產。
大蒜在播種前,建議進行一定的篩選工作,比如破爛的蒜種,發(fā)霉的蒜種,失水干枯的蒜種等,這些蒜種播種下去之后,出苗率很低,即使有一小部分能出苗,也會形成弱苗,到了中后期,容易發(fā)生病蟲害,能堅持到收獲,蒜頭也比較小,影響了整體的產量。
篩選蒜種可通過人工篩選的方式,目前還沒有篩選機器能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是人工播種大蒜,在播種過程中,遇到不好的蒜種,直接扔掉即可。如果是大面積種植大蒜,機械化播種,需要提前做好篩選工作,畢竟機器播種大蒜,無法進行篩選工作。
上述就是大蒜播種前,蒜種處理的3個小技巧,操作起來很簡單,處理一下,有利于大蒜出苗,以及促進苗齊苗壯。如果還未播種大蒜的朋友,可以參考這3點措施試試,也增加不了成本,只是會多花費一些時間而已。
問問種植大蒜的朋友們,你種植大蒜時,會提前對蒜種做哪些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