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共讀《論語》第26天,通過學(xué)習(xí)了第十三篇《子路篇》得第20~22章,讓我感悟到一句話:靠譜,是一個人很可以得名片。
13.20: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痹唬骸白谧宸Q孝焉,鄉(xiāng)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痹唬骸把员匦牛斜毓?,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貢是外交家,經(jīng)常出使國外,向孔子請教什么是士?孔子傳授至少要做個靠譜得人,言必信,行必果,這只是普通人得蕞低守信水平。
信用是一件非常昂貴得東西,每個人都要珍惜自己得信用,說到做到,言行合一才可謂是優(yōu)秀得人。黃金失去還能復(fù)得,人失去了信用,卻難以挽回了。
不過,孔子推崇得是“大信”而非“小信”,也就是君子得行為要從道義出發(fā)。我們普通百姓先從“小信”做起,點滴積累,比如現(xiàn)在網(wǎng)上信用支付,職場中得靠譜,領(lǐng)導(dǎo)交辦得事,閉環(huán)地完成,有始有終,時間久了,方能承擔做大事得能力與信任。
靠譜,是一個人很可以得名片。在人生得路上,一路綠燈通行。
13.21: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一個人愿意前進,只是自己愿意前進。一個人選擇后退,也只是他自己選擇了后退。進取也好,放棄也好,都是個人得選擇,與他人無關(guān)。
13.22: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p>
人貴有恒心,只要自己堅持得事,沒有人能阻擋,只要自己喜歡得事,自然能堅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