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地球的故事講給宇宙#
我想到了韓愈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毙∮隄櫲缢郑杏X若有若無,如絲如夢,再看草色,煙柳的青,也是若有若無。
接著我就有一個疑問“為什么這個節(jié)氣叫雨水?”
這就得說到立春了,立春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因為東風來了,北半球的光照增多了,大地解凍了,河面上的冰融化了,就有了很多水。溫度升高了,這些水就蒸騰向上,越升越高,高處不勝寒,遇到冷空氣,就化而為雨了。雨水不一定下雨,但是因為氣溫上升,水以雪的形式降落至大地的少了,以雨的形式降落至大地的多了。大家是否感受到了,過年時下的都是雪,現(xiàn)在變成了雨。
再說雨水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立春第三候魚陟負冰,天氣暖和了,魚到水面上活動了,到了雨水第一候,水獺就開始捕魚了,水獺捕了魚不是立馬就吃了,而是先把捕來的魚放在岸上排成一排,后腿站立,兩只小手放在胸前,做祭拜狀,拜完再吃。古人認為水獺是知道感恩的,感恩大自然帶給他們食物,感恩那些犧牲自己,讓它們果腹的魚兒。
古人還認為在于魚生長繁殖的時期,要休漁,不能過度捕撈,這樣才能保證大自然的生生不息,而獺祭魚是捕漁期的信號,就是水獺都開始捕魚了,說明自然天道允許捕獵活動了。
5日后雨水第二候:鴻雁來,遷徙到南方的大雁感知到了溫暖,飛回北方,我們可以時不時的抬頭看看天上,說不定可以看到呢。
大家猜猜大雁是什么時候去南方越冬?白露,9月初,9月初的天氣還熱著,大雁已感知到寒冷即將到來,開始南遷。到2月底,天還冷,他們就感知到了溫暖,開始北歸,準備繁殖下一代了。動物總是先我們一步感知到氣候溫度的變化。如果氣候變化無常,他們是不是就無所是從了?
再過5日雨水第三候:草木萌動,草木感知到了大地的溫暖開始抽出嫩芽,所以有“草色遙看近卻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