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在乎別人的看法,由此小心翼翼。因為別人的一個眼神,變得疑神疑鬼;覺得自己說錯一句話,表現唯唯諾諾;想給別人留個好印象,于是處處謙卑忍讓。
但對于別人來說,你做什么,真的重要嗎?
一、一直被眼睛盯著的人?
有一段時間,不論我走到哪里,總感覺被一萬雙眼睛盯著,做什么事情都在別人眼皮底下,別人說的都與我有關。
工作中,別人說了兩句閑言碎語,會自動對號入座,以為別人在含沙射影罵自己。生活中,認為他人都是話中有話,瞧不上自己。
特別是在親朋好友聚會時,插不上一句話,一旦他們cue我,圍繞某個話題或者人指長論短,以為那就是在說我,想立刻回家,關門閉客。
最后,敏感到別人的眼神稍有不屑,行為稍不耐煩,都認為這是對我有看法,并在他們面前小心翼翼,或者直接避而不見。?
二、別人看法的真相?
其實,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正如我們看待他們一樣,我們認為不重要的人,往往也覺得我們不重要。
人性的弱點里都裝著自私自利,我們常常將別人視而不見的場景里,別人也是看不到我們的。
比如我們沒空去了解萍水相逢的某人嚎啕大哭的原因;看到陌生人當眾出糗,連嘲笑都不愿意,只是匆匆走過,因為自己也很忙的。
站在臺上講話時,大多數人對自己講的內容是不感興趣的,他們只是低頭玩手機,根本不管你是緊張還是不緊張,更沒空安慰你堅持下去。?
所以,人生要有取舍,沒必要把不重要的人 說的話放在心上,對別人批評的話虛心接受,有則改之,無則不必理會。?
三、自我意識的成長
想要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獲得他人的認可和尊重,最好的方式是先認可自己。因為,當一個人卑微到塵埃里,只會徹底喪失自我。
有個觀點我一直很認同,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能受到他人尊重。
因此,做事情首先要培養(yǎng)自我意識,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在與他人的交流和溝通中,不必低頭諂媚,只需說明觀點,讓別人知道即便不高明,我們也有屬于自己的看法。
當堅持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不斷完善自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他人,在今后需要幫助時,會主動詢問我們的意見,我們也會真正成為重要的人。
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是走不遠的,因為“別人的眼光”本身就含有千斤重量,只會成為阻礙前進的包袱。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不求結果的結果或許才是最好的。